【纪实*西藏零距离】之八:西藏小江南林芝
整个西藏地区分为牧区(如那曲地区)、农区(如拉萨地区)和以林芝地区为代表的林区,原来西藏并非都被草原、雪山所覆盖!
次日大早,精神抖擞,貌似完全适应了高反,大家带着酒店准备的早餐出发去传说中的西藏小江南林芝。由于8月份出现两起大的车祸,川藏线全程限速40公里。大约400公里的路程要走10小时,我们不得不提前出发。
途中获悉,整个西藏地区分为牧区(如那曲地区)、农区(如拉萨地区)和以林芝地区为代表的林区,原来西藏并非都被草原、雪山所覆盖啊!
沿途经过松赞干布出生之地的墨竹工卡。我们下车进行短暂休整,导游特地推荐了这里的煮玉米很香甜,虽然要价7元一根,可能饥饿的缘故,味道的确不错。另外两元一次的小便收费,还是让我们大家调侃了一会。据导游介绍,七世纪初,西藏雅隆部落首领朗日松赞成为整个吉曲(拉萨)河流域的主宰,他在甲马岗这条南北走向的山沟里构筑宫堡,他的儿子、吐蕃王朝的缔造者松赞干布于公元167年在这里出生。这位少年王子征战路过“吉雪沃塘“时发现这里地势开阔、水源丰沛,而且北通青海、西连象雄,南靠山南、东通多康,实为雪域中枢,遂决定将都城迁往这里。如此算来,拉萨的历史应该至少有1300多年了。
公路进入高山峡谷区后,两边裸露的山峦渐渐被绿色所取代。到了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停下来看看,拍照实必须的。突然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我站在海拔5013米的地方了吗?在拍照留念时,一个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竟然跟我抢镜头!米拉山是拉萨河和尼洋河的发源地,但两条河流却向东、西两个方向相背而流。翻过米拉山进入林芝地区。公路沿途绿色植被越来越多,虽然大多为灌木和青草,只有少量的高大乔木,但在青藏高原之上这样的景色也足以令人赏心悦目。
汽车下山与尼洋河一路同行。尼洋河在传说中是神山流出的眼泪,它是雅鲁藏布江北最大的支流。尼洋河是一条非常美丽的河,她的水色清澈透亮,翡翠般碧绿的河水和飞溅的洁白浪花难分难辨地交融在一起。尤其中间途径一处景区,名曰:中流砥柱。中流砥柱位于尼洋河的中游,山高沟深,河流湍急,为尼洋河第一大峡谷,江中巨石兀然立于江中,背靠神佛山,相传这块巨石是工布地区的守护神-工尊德姆修炼时的座椅。另一处茶马古道旧址也是值得感慨和停留,亲自在尼洋河边手捧一鞠流动的翡翠亲触自己的肌肤,那种自然的冰凉能瞬间让你污浊的脑壳清凉不已。河边的石头你可以亲手去垒出一个玛尼堆,岸边、水中生长着许多灌木和乔木,河上的栈桥与蓝天白云、与青青山峦、与流动的祖母绿相得益彰。
经过6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将要到达此行的目的地――巴松措。利用巴松措水流建起的小型发电站喷出的水在阳光下显示出七彩虹,引起我们的一阵惊呼!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意为“绿色的水”,位于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境内,这里湖面海拔3700多米,与拉萨市相当。用木板搭成的浮桥将湖心的扎西岛与湖岸连接在一起,岛的中心有一座面积不过200㎡,却具有1600多年历史的古老寺庙掩映在绿树丛中。寺庙名为“错宗工巴”,属宁玛派(也称宁玛巴)。据传,莲花生大师曾经在此传教。
在大殿后小岛一侧的地面,随着人们轻轻叩击,地下会发出阵阵空洞的徊响,如整个小岛无根无基,悬浮在水面上似的。沿环岛小路而行,头顶浓荫葱翠,脚下树根袒裸蟠结,五彩经幡交横斜逸,在阴郁中徒增点点亮色。立于小岛之上眺望,湖水波光敛艳,翡翠般由浅渐深,与远处的山色一淡一浓相得益彰。更远处,雪山与白云相连。浮桥、碧水、青山、雪峰、云朵、蓝天构成天地间巨大的画幅,令人陶醉,令人痴迷。掏出5元钱撒向湖中,湖里的野生鱼会涌向你面前,疑似触手可得。
从巴松措返回八一镇已经近晚上23:00,在导游的推荐下,我们去品尝了著名的墨脱石锅鸡,很贵,味道一般,在填饱肚子为主流的前提下,匆匆吃过就回酒店酣睡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