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搞定酒店业人口红利消失问题

迈点网 · 2014-12-08 09:38:26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在当前劳动力逐渐减少的形势下,酒店业该如何去应对?这四招,也许能够帮到你!

  人口红利是个大概念,如果要想清晰的阐述下去,我们需要明白两个词的概念。一,什么是人口红利?二、什么是刘易斯拐点?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人口红利”对生产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劳动供给上。从劳动供给来看,我国目前仍然处于劳动年龄人口最丰富的时期,但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劳动年龄人口大约会在2015年左右停止增长。

  刘易斯拐点(Lewis Turning Point,又称路易斯拐点),由威廉•阿瑟•刘易斯(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1968年提出,形容农村廉价劳动力被经济增长全部吸纳后,工资会显著上升。

  好了,我相信大家大致明白了这两个概念,即使你还不特别明白,看看身边所发生的变化也会有感触。中国过去近30年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庞大的劳动力人口,但是,这一情况在2004年出现了转变,中国经济跨越了刘易斯拐点,即中国劳动力市场从二元结构逐渐转向新古典类型,剩余劳动力显著减少,与此相联系的是“民工荒”现象的出现。10年后的今天,人口红利消失的速度加速,普通劳动者的短缺和工资持续上涨,制造业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传统服务业优势趋于丧失。更重要的是,由于劳动力不再是无限供给,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已经发生,投资回报率显著降低。

  言归正题,在当前劳动力逐渐减少的形势下,酒店业该如何去应对?

  一. 逐步调整劳动力年龄结构

  不可否认,酒店业目前来讲,依然是一种劳动力密集的行业,而且还是一种对年轻劳动力需求较多的服务行业。酒店业刚起步时,当年曾经坚守在酒店业的靓女帅哥们,大部分已过而立,甚至不惑。新一代的85、90后由于就业选择面增加,对酒店业的忠诚度已经不如前辈。如何继续发挥现有酒店人员的稳定性,放宽传统用人年龄观念才是我们要考虑的。在思想教育,就业理念,生活安居方面等创造条件安抚挽留酒店员工。不以年龄作为岗位用人的唯一标准。

  二. 逐步引入智能化,科技化产品替代部分人力

  科技的发展,会在酒店业某些层面减少人力成本的使用,虽然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但是对后续的经营还是不无裨益的。但是,冰冷的科技永远取代不了温暖的人情。现在打造的智慧化、智能化、数码化的科技概念,只能说会在某些方面方便客人,提高部分工作效率,想完全取代人在酒店中的作用是不现实。

  三. 地球村的概念

  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富有,随着酒店的相互交流扩张,如果有一天,在国内酒店给你服务的是个外国人,你也不要惊奇,这一天马上就会到来。劳工的相互交流也成为一个趋势。笔者曾经去过一个高档餐厅,里面的服务人员全部都是高素质的朝鲜姑娘。不仅业务技能娴熟,服务周到,而且能歌善舞。让人不禁眼前一亮。处理好各种用外劳手续,从不发达国家引进劳工,这也许会是解决人口红利消失的另一捷径吧。

  四. 全能工的培养和补位意识

  随着酒店扩张和人口红利消失,全方位缺岗已经是现象级。酒店的全能工培训,交叉补位已经势在必行。一是可以减轻固定员工带来的各种压力,另外员工可以自愿减少休班或者下班返聘做钟点工,员工的收入也变相增加了。这也是一种临时救急的手段和方法。

  当然,解决酒店劳工问题,根据酒店的具体情况,可能也会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在此需要酒店管理者、尤其是HR们动一番脑筋了!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