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乔:互联网时代 酒店PMS如何选型
PMS系统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的系统,在互联网时代,也未能幸免被资本主导。再加上行业人员参差不齐,整个PMS市场一地鸡毛。
互联网+的时代,“羊毛出在狗身上”成了互联网公司盈利的主流模式。PMS系统严格来说是一套MIS系统,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就是这么一个严谨的科学的系统,在互联网时代,也未能幸免被资本主导。传统5大PMS厂商西软、中软、千里马、泰能、华仪都已经或多或少被OTA为代表的资本所投资。在加上免费/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微信/APP/云PMS等等概念,更像雾里看花,渐欲迷人眼。在加上行业人员参差不齐,整个PMS市场一地鸡毛。
其实,系统的选择本身也是酒店业主的修炼过程和业务梳理的过程,网络上各种PMS厂商的分析建议软文很多,本文根据笔者10年行业经验,从另一个角度分析PMS的选型,供研讨借鉴。
1、PMS厂商的自我修炼—开放的心态比产品本身更重要
从市场上来说,传统的PMS厂商,热衷自己的固有模式以及和各种酒店用品供应商搞利益共同体,以提供所谓的综合性解决方案等为基础,试图获取更多的边际收益,比如对接指定银行或者收单机构、对接单一或者某几种指定产品(服务器、门锁、点菜设备、发票机)从而获取通道费用或者边际产品销售利润。有些PMS厂商推出所谓的免费、置换免费房、信用担保入住等等,因为受OTA资本的影响,往往要求酒店在OTA渠道链接等方面提供一些独家或者排他性协议。PMS厂商往往也会通过通道费用赚取高额利润,有时远超PMS采购成本。
对于PMS厂商依附于OTA资本,笔者一直无法理解,作为传统的PMS厂商,大部分是处于盈利状态的,2010年后,基于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云PMS厂商,即使需要融资,OTA也不会是唯一的选择。所以在选择PMS时,一家独立于OTA资本以外的PMS厂商是很重要的;
从技术上来说,PMS系统由于是酒店经营的信息中枢,会连接大量的硬件、软件和服务,PMS厂商如果没有开放的心态,势必很难做到。一个PMS系统是否具备足够开放的接口和接口标准将成为重要的参考。
2、酒店的根本需求—提升经济收益与自主性
作为酒店经营者来说,提升效益是不二选择,没有不想挣钱的老板,从衡量酒店收益的角度来说,出租率、平均房价和RevPAR值是三个相互关联的指标,出租率提升往往并不是提升RevPAR值的最好的选择,在稳定出租率的情况下,提升平均房价往往更有效,如果用GOPPAR来衡量酒店的经营指标的话,平均房价的提升表现更明显。
具有OTA背景的厂商往往宣传通过PMS给酒店带来流量导入提升酒店出租率,我们都知道OTA订单往往是酒店中平均价格最低的渠道之一,对拉低酒店RevPAR和GOPPAR都比较明显,当酒店的可出租房数大量被OTA占用的话,酒店的自主性将无法体现,完全是本末倒置,所以选择独立的云端化PMS,通过云端PMS自主对接包括OTA在内的各种有效渠道,既可以保证高效直连的效率,也可以保证酒店营销自主权,更可以为酒店自组织去中心化的联合提供便利。
从根本上来说,酒店从经营开始会积累大量的客源资料,这些客人大部分是沉睡在PMS系统中的,如何用微信、APP、智能化线上应用等Online的手段唤醒这一批沉睡的客人,才是PMS系统需要认真研究的。
3、跳出眼花缭乱的功能误区,针对业务形成有效合理的解决方案才是真经
在如今市场纷繁众多的酒店PMS软件产品中,选择合适酒店管理特点的产品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软件产品很难说“最好”,应该是“最适合”。
最常碰到的问题——这个功能你们的系统有吗?这个功能XXX软件有,那个功能是XXX软件也有,你们有吗?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来说,新功能出现后另外的对手要是想做,最多两个月就能做出来。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功能多少,而在功能的合理有序组合,对于酒店管理而言,大量有序的功能以及功能组合只是基础,根据酒店的业务特点,以业务流为导向形成的解决方案才能成为协助酒店管理的最有力工具。而这一切往往取决于对行业多年的研究和丰富的从业经验,没有10年以上的行业积累,你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的,没有5年的行业积累是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的,没有足够的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的储备,妄谈PMS行业领导者或者领航者更是不现实的,所以人才储备是PMS厂商发展的第一要务。
4、服务是王道—服务质量决定产品使用效果
与酒店行业有着一样的生存准则,当酒店硬件定性后,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唯一途径就是服务质量,对酒店PMS软件产品而言也是一样,有了好的解决方案后,更重要的就是服务,而这往往依赖于一个专业的训练有素的庞大团队,笔者看到过一篇文章,认为至少要有100来人的团队,才能保证产品和服务,这一点上笔者深表认同,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服务态度、专业度和理念以及对行业情怀的坚持。
从产品的角度来说,80-90%可能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一个公司不可能做完所有的功能,笔者认为满足酒店核心的必须的80-90%并且将这一部分做精做透,反而比作一个高大全的系统更重要,毕竟专业的事情一定有专业的人做,行业内有些PMS系统公司开发了收益管理系统(RM)、人力资源管理(HR) 等系统,虽然这个时代跨界是主流,但笔者一直认为作为管理科学的MIS系统,还是不要跨界了。
5、云领未来,唯有创新
2006-2007年:罗盘、住哲、中软saas,将传统的PMS搬到B/S结构上,使得行业多了一种选择;
2010年7月,第一个覆盖5星级到客栈系列的全业态云PMS系统开始研发,开创移动PMS的时代;
2014年,基于微信场景应用的PMS开始出现,移动智慧酒店时代开始开启;
在云时代,系统的创新已经缩短到了3-6个月,持续的创新功能,必将是行业不二的选择,也是选择PMS系统的根本。
未来O2O,多模式售房等等必将出现,也许手机控制一切也将成为现实。
所以,一个公司创新能力,是选择PMS系统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参考。
6、合理的获得成本和抛弃成本
从获得成本来说,合理的获得成本是云PMS系统的努力方向,当然行业内也出现了很多的免费产品,就像网上有大仙总结的,我没有足够的收入如果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所有免费的PMS,一定是羊毛出在狗身上,沦为OTA或者其他第三方控制酒店的工具,或者后期有其他收入来弥补前期的收入,选择这些打着免费旗号的软件,一定要慎之又慎。
一般来说,酒店选择PMS系统后,是很少会抛弃的,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选择PMS厂商,应该是很有意思的方案,因为一个公司如果将PMS产品的抛弃成本做到最低,那么只能证明一点,他从不担心自己的系统被抛弃,如果行业中有这样的公司,一定是值得信赖。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个人感悟,相信秉持开放心态并具有足够行业经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团队,基于良好的业务流程的平台化产品,较低获得成本并具有持续服务能力的厂商,将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