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安迪:一点儿不像营销的营销才是真营销
网红的体验式带动,明星的“软代言”,在广泛的社交媒体环境中,影响着人们的“三观”。“三观”若动,消费便想停也停不住。
这块牌子让我找的好苦,试了无数种搜索方法,终究还是把它找到了。第一次看到它时,是在差不多10年前(忘了当时是在搜索什么别的东西,偶然在google找的结果中发现的),当时不知道自己偷笑了多长时间。
那时觉得它突出了西方人的矫枉过正或理性过度的那一个傻面(什么都要说明,什么都要告知的low context culture),从而招致了牌子所示的“你让往东我偏往西”的结果,这也是心理学上常讲的“禁止是一种诱惑”。
十年后再看,觉得这块“被射击的禁止射击”的牌子,或许对“泛网络时代”的营销有着射开脑洞的闪光意义。
在意见领袖崛起、自我意识泛滥的当代商业环境中,有多少人还会持续相信权威媒介那些积极正面的权威发布?有多少受众还会继续被影响于门户平台的官方营销内容?答案或许是有,但无疑在逐渐渐少。
相反,网红的体验式带动,明星的“软代言”,在广泛而贴近人群的社交媒体环境中,通过近在身边的接口,影响着人们的“三观”。而“三观”若动,消费便想停也停不住。
或许,网络时代并没有存心动谁的奶酪,也并不曾刻意激发草根们起义,而在新时代的红海里刀光剑影的真正原因,其实是被几乎极度释放的个性自由一下子冲破了传统模式的牢笼。它们如大片大片破圈的羊群,等待着新的聚拢方式以重塑羊群效应。
但是这一次,由互联网为杠杆,以大数据为平台,以社交网络为先锋,由此“主人们的candidate”都被拉回到了同一条起跑线。即是这样,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不乱才怪?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面对自由和释放,没有哪个个体,没有哪个族群是具备抵抗力的。所以,泛互联网时代的汹涌颠覆就变得不可预测,它的能量就会用之不竭。
不过,若身在营销的功能块中,则应该看到这个世界的一些阳光面。
一,如这块“被射击的禁止射击”牌子所示,人们不变的需求是个性的解放,是随心所欲的自由。而在无人监督的环境中冲破禁锢则比原本便被给予的自由来的更刺激。所以,想激发人们去消费,便可利用明晃晃的禁止和用用心就能找到的漏洞,这是事半功倍的营销手段。最近,阿联酋航空的“ Sam 免费做6万美金头等舱环游世界”的微信转发,怕就是此类佳作。
二,想做营销的王者,就要塑造领域中的意见领袖。未来的网红必定不是整整容就能当的,从芙蓉凤姐的搞怪期,到郭美美的炫富系,网红一族也逐渐形成了进化的规律。今后炫富整容已经站不住脚了,而那些真正入木三分,引领风潮的先驱者,才是产品营销竞逐的对象。
三,明星体验。明星代言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是哪个产品都能做的起。但是,聚焦具备引领性的明星。要么你跟他们的风,要么你走入他们的生活(挖掘和套用他们的生活细节),两者都是营销成功的好渠道。陈伟霆把T恤剪成背心,粉丝们便疯狂跟着剪。“被剪款”的背心也便由此有了商机。明星在广告银幕上的代言表现,是富豪俱乐部的游戏,并且其功能性也在逐渐降低。而明星日常生活中的所谓不经意的“有型”时刻,当为营销新生代的高效卖点。
总之,在谁也不可预知的,满是自我需求和自我智慧的“泛网络时代”。就如题目的这句废话所言“一点儿不像营销的营销才是真正的营销”。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迈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加入专栏:请联系编辑QQ843523275)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