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达屋竞购传言:你看好哪家?

迈点网 · 2015-11-07 08:50:00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中国酒店品牌与国际酒店品牌的巨大差异,或许会让并购后的企业保持一定的独立性,鲸吞蚕食绝不是并购的初衷。

  (迈点网讯)最近关于喜达屋的竞购传闻搅得整个酒店业一片沸腾,而事件的主角却是一片缄默,显得相当有默契。锦江及海航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味听说此类消息。即便如此,业界的高度关注也衍生出了不少猜测。

  喜达屋究竟归属何方?中资企业是否有望成功收购这一国际酒店集团?中资企业收购海外资产的步伐如此之快,对市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带着一系列的疑问,上周四晚8点,迈点热点话题微信群针对本次喜达屋竞购传言做了大胆猜想和预测。

  之前有消息称,包括锦江国际、海航集团、中投公司在内的至少三家中国公司,正在争取有关部门批准,竞购美国大型酒店集团喜达屋。这三家公司可以说各有所长,均可能成为最后的角逐者,而酒店人也各有自己看重的对象。

  Lucky:假如传闻成立,我更看好海航。或者说,我认为如果在三家国企中选择一家参与竞购,应该由海航出马。首先,三家国企中,中投的业务重心并不在酒店,在酒店领域谈不上“专”,锦江尽管实力雄厚,但其做中高端酒店其实不如做经济型酒店更擅长,加上先前的并购事件,锦江不可能无限扩张、一家独大。再说海航,航空、酒店等都是其重点发展板块,喜达屋将分时度假的业务做了剥离,海航如果成功收购,自身的分时度假恰恰能够作为弥补。

  莫伟:我是不太支持海航去做这个事情的,我个人觉得中投去做比较好。因为喜达屋本身专业已经足够,并不需要更专业的合作。何况,喜达屋一直在做资产剥离的工作,事实证明,这个策略非常成功,喜达屋的盈利水平一直在提升。这里面,就是轻资产策略。说到轻资产,这就是中国大量单体酒店做大做强做扩张的技术要点,而中投本身就是资产管理公司,做资产回报,它是专业。由中投来做,符合国资在新常态下的布局:资产配置全球化。从喜达屋自身的情况来说,在全球酒店行业里,没有哪一家能有这么大的资本体量以符合中国资本的胃口了。中投拿下,是双赢。

  刘程亮:这要看收购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资产配置,中投担当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也是现代大企业的通行做法。如果从酒店行业强势扩张角度来看,锦江国际与海航则有把喜达屋完全融合的可能,两者相比,海航的产业链更为丰富,但即便如此,这种整合的过程也将是漫长的。

  无论此次并购是否成功,国内酒店集团不断扩张是事实。联邦国际总裁李福如先生认为,即便这次国资企业没有实现对喜达屋的并购,未来三到五年内,收购状况也一定会发生。“并购”可以说2015年酒店业的关键词之一,在这样的态势下,中国酒店行业的发展之路应该怎么走值得所有酒店人深思。

  莫伟: 就我的观察,这两年中国的酒店行业,一开始因为开放程度不够都是做单体,后来连锁开始发展,特别是便捷酒店在迅速扩张,大公司随之出现。有了客户量,有了资本倾斜,并尝到扩张的甜头后,这些大公司纷纷集团化,加大并购。而纵观整个国内酒店市场,大部分还是单体酒店,“准三”“准四“居多,开起一家并不容易,只能慢慢在业绩上熬,这大概是东亚地区酒店业的常态。另有一部分房地产商开发项目的附带的产品,诸如“准四”“准五“,这类酒店要展开并购,缺乏决心也缺少并购的技术,想把单体做深,专业技能又不足。

  基于这种现象,酒店行业,无论单体还是连锁,五星还是民宿,都要面临两个发展抉择:扩张或者专注。扩张,就像喜达屋或者全球5大那样,抢市场份额、市场渗透率、市场占有率,拼命做大,大而不倒。为什么喜达屋要酝酿出售,就是因为扩张无力,换了几个CEO,还是被希尔顿和万豪甩在后面。另外一条路:专注。像日本的酒店业一样,做极致服务,做好盈利,一家店经营好了再开第二家店。

  黎文涛:并购只是一个开始,如果意识观念跟不上,那么并购后离成功还会很远。我先前曾身在其中的一家集团,有深刻的体会,企业文化的整合是道不容易跨过的坎。

  刘程亮: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说现实,我所在的成都市,五星级酒店平均房价排名的前10位中,除了锦江宾馆的贵宾楼,其他均是国际品牌。除了经济型连锁酒店,国内中高档酒店集团其实不多,规模也不大,时间更不长,国内酒店集团需要向国际酒店集团学习的远不止某个环节、某个点。国内的中高档酒店集团在系统性、标准化、品牌化、持续性、研发能力、人才稳定、客户认可度等方面都值得向国际联号学习与追赶。

  黄远愉:在酒店行业工作20年,本人一直在国际连锁酒店工作,中间也做过一家很优秀的单体酒店和一家本土酒店。本人从来不觉得国际连锁酒店有什么不一般,也从来不敢轻看国内一些优秀的单体酒店和本土连锁酒店。尤其,国内一些优秀的传统单体酒店,他们占据优势的地点、辛勤细致的经营管理、拥有一批忠诚度高的团队骨干、多年经营积累也拥有一批忠诚度老客户,这些在市场慢慢沉淀下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国际连锁酒店或者国内连锁酒店,大部分则以输出管理为主要经营模式,获得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奖励,包括种种平台费用。对于大部分委托管理业主,是希望借品牌优势提升收益,盈利和利润最大化是最终目标。目前,越来越多的业主已经发现,委托管理酒店的品牌优势逐日降低,每个月管理费支出和其他林林总总的委托管理所产生的支出成为一个负担,还有双方管理合作之间不同理念和目标所产生的沟通成本。这迫使一些酒店业主自行学习酒店经营,放弃委托管理,这是当前行业的趋势。

  截至发稿,喜达屋收购传言仍没有得到最终证实,猜想仍在继续,中国酒店人在期盼中资企业杀出重围一举拿下这个久负盛名的国际酒店集团的同时,也为整合后酒店的发展走向而忧心,文化、资产、管理理念等都将面临着新一轮融合。中国酒店品牌与国际酒店品牌的巨大差异,或许会让并购后的企业保持一定的独立性,鲸吞蚕食绝不是并购的初衷。至于喜达屋最后嫁入谁家,不妨大胆推测。

  最后,小编在这里对以下几位深夜奋战在微信上的酒店业同仁表示感谢,感谢你们的精彩论战,具体名录如下(排序不分先后):

  莫 伟 本期线上沙龙主持人,阳朔河边小屋度假村

  黎文涛 凯利酒店(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黄远愉 某酒店管理人员

  刘程亮 四川泰合酒店管理公司副总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迈点网每周四晚八点“酒店热点话题讨论群”精彩论战。关注群主微信号:13968118403,发送“单位+姓名+讨论话题”即可加入我们。一起头脑风暴吧,为推动行业发展助力。如您有喜欢或者建议讨论的话题,也欢迎跟群主联系哦,感谢支持和参与!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