蹒跚学步中的智慧酒店 前路如何走?

迈点网 · 2015-12-21 15:00:00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智慧酒店需要的不仅仅是新鲜感,还有认同和适应。什么时候,我们觉得智慧酒店已经不新鲜了,那恰恰是智慧酒店做得最成功的时候。

  智慧酒店的概念并非近些年才出现,198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哈特佛市(Hartford)出现了首栋“智能型建筑”City Place Building,建筑智能化由此拉开序幕,并衍生出了智慧城市、智慧酒店等概念。

  尽管智慧酒店的概念已经诞生良久,但直到近几年,随着智能家居系统、微信订房系统及虚拟现实技术等在酒店中的逐步应用,智慧酒店才开始初见雏形。本月16日~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智慧”成为本届大会的一大亮点。 2015年12月17日晚8点,迈点热点话题微信群针对“智慧酒店,科技与人文并存”这一话题发起了讨论。

  越来越多的酒店开始在实现酒店智能化方面下工夫,但能够被认可为智慧酒店的却寥寥无几。究竟,理想中的智慧酒店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王学文:大部分酒店应该都普及了PMS,不过后续的信息化工作做好的却很少。现在单独谈智慧酒店有点太超前了,要先有信息化基础,才有自动化,有自动化,才能够实现所谓的智慧。个人认为,智慧酒店就像互联网时代下的大数据,没有基础的信息化支持,便是空中楼阁。智慧是根据数据和个人喜好而来的,自动化操作并且有大数据支撑的叫智慧。

  付刚:在讨论今天的话题之前,我查了下百科关于智慧的定义。所谓智慧,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

  1、智慧应该是人类文明的狭义概括,而科技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

  2、从酒店品牌不同的定位出发,对于“智慧酒店”的应用是不同决策;

  3、智慧酒店的产生或需求有三个方面:商业的需求、酒店的需求、顾客的需求。

  补充一些对智慧酒店的理解:智慧酒店从概念提出到应用落地,对企业管理(流程到成本)、酒店文化、消费者习惯都进行了重构。商业、酒店、顾客形成了三角形需求触点,站在酒店人的角度就是:消费者要愿意为智慧买单。

  从表面看,智慧酒店是在消费者需求下应运而生的,但事实上,消费者需求在某些情况下是个伪命题,每个入住酒店的客人都有着不同的需求,当酒店不能抓住最核心的痛点时,所谓的需求也就无从谈起。在智慧酒店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有太多的酒店因此陷入误区。

  刘海:大多数PMS厂商,为了卖设备,搞卖点,弄些不符合酒店实际情况的东西出来,把酒店当试验品。如今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人与人的沟通却越来越少,我们有关心过客户的真实感受吗?换位思考,你是愿意和人沟通,还是和机器设备沟通?

  韩义:智慧酒店要遵循几条原则:1、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炫技;2、以效率为引擎,任何不能提高客户体验和降低酒店边际成本的智慧都是伪智慧;3、能为酒店创作新的价值。

  酒店是个应用型场景,谈不上什么技术创新,也没有必要去追求技术创新,围绕客户需求,集成成熟的应用即可。

  魏云豪:酒店之所以要推出智慧酒店功能,无非是想通过特色的服务,满足和提高客人的消费体验,从而提高客人的满意度,所以,让客人满意或更加满意是酒店的初衷。

  智慧酒店功能的实现,需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个是客人的感受层面。智能化的订房、退房、选择客房服务,以及对于旅游咨询等整条商旅链条上的服务,都能通过酒店平台解决,而支撑智慧功能的客户端载体是手机。也就是说,客人入住了你的酒店,可以体验到比vip更便捷、优质、辐射面更广的服务,才可能让客人满意。另一方面,智慧系统只是我们为客人提供服务的辅助工具,更多的服务要靠我们人去做。人是有情感需求的,面对面的服务,才是满足情感需求最好的办法。

  谷帅:科技使酒店多了一个卖点,形成了一个新鲜的名词。就智慧酒店而言,我个人认为目前技术达不到,客户也不能适应,徒增酒店成本,如果技术上成熟,大众普及,酒店完全可以引入,就目前而言,酒店增加一点新鲜的科技还是有必要的。

  刘程亮:不可否认,目前的智慧酒店更多处于智能设备的初步运用阶段,但绝对不是一无是处。

  一、电脑、移动终端的使用已是我们每个人工作、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这种更科技、更前沿、更深入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是无法阻挡的,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在受其影响。

  三、鉴于目前酒店市场供应饱和,整体经营状况持续下滑,酒店差异化竞争,一些新建酒店项目正在深入接触、研究智慧酒店。目的有三:第一,为客人(未来的主要客群,如80、90后)提供方便、快捷的酒店智能化生活体验;第二,节省酒店长期运营的人工费用、能耗费用、管理费用;第三,在市场竞争中有自己独特的亮点。

  尽管智慧酒店的概念正变得广为人知,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并不成熟,也没有被大部分人所认可,智慧酒店的建设依然处在蹒跚学步的状态。未来,智慧酒店又会走向何处?

  李来宝:酒店智能化是趋势,在国家支持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各个主题酒店也在尝试打造物联网,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完成从自助办理入住到开启房门,到设置房内灯光、窗帘、空调、电视等,到最后自助完成退房的全部过程。

  “80后”以前的客人可能感到不便捷,还可能造成酒店客诉,但对于智能化或以后的智慧型酒店来说,投资开发是主要的,智能化则由第三方IT公司来做,并打造闭环的物联网。

  打造一个智慧化的酒店还有很长的路,现在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应用于酒店并打造物联网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不只是简单一个智能门锁就能实现的。互联网+的概念有了,但是这个庞大的投资开发是一般业主无法接受的。

  王学文:信息化后,客户数据整理是第一位的,然后根据客户习惯分类。即使没有实现那么炫酷的效果和功能,也可以通过服务获得很多回头客。

  有多少家酒店像互联网公司一样,跟踪客户的每一步操作,并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并优化酒店服务中的各个环节的?恐怕很少。所以个人认为,不要盲从所谓的智慧酒店,现在酒店信息化正当时。

  刘程亮:我们为此做了一些功课,特提出几条建议:一、深入与技术服务企业沟通,判断应该进行哪些合作;二、考察、了解哪些深入应用了智慧、智能设备的酒店,分析其中利弊和客人反响;三、根据自己酒店的定位和预算,有针对性地采用合适的方案

  无论如何,科技的发展、深化、应用对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穆林:建议用更宽容的心态看待新生事物。火车刚问世时也没马车跑得快,智慧酒店也与之类似,总体还是看趋势。一开始,也许智慧酒店还没有传统酒店的体验好,但未来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技术趋势就在那里,至于酒店用不用,哪些酒店用,就需要和业主、顾客、管理方以及酒店战略、营销行为结合考虑了。

  韩义:科技是个发展变量,大凡遵循摩尔定律,也就是经过一定周期,性能会提高一倍,价格会下降一半或者更多……所以关心科技发展对酒店产品的价值提升是很有必要的。最可怕的是有些科技的发展会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遇到这种就要快速适应并变革了,比如移动互联网!

  有人说,现在的智慧酒店只能让人一时新鲜,但智慧酒店需要的不仅仅是新鲜感,还有认同和适应。当客人习惯了这种新事物,就不会再愿意接受原来落后的技术,曾经新鲜的技术最终会演变成常态。什么时候,我们觉得智慧酒店已经不新鲜了,那恰恰是智慧酒店做得最成功的时候。

  最后,小编在这里对以下几位深夜奋战在微信上的酒店业同仁表示感谢,感谢你们的精彩论战,具体名录如下(排序不分先后):

  王学文 海南旅行季网络总经理

  付 刚 雅斯特酒店集团市场总监

  刘 海 海鸽学院

  韩 义 广州金房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魏云豪 西安曲江惠宾苑宾馆新媒体营销策划部经理

  李来宝 尚客优店长

  谷 帅 铂涛集团麗枫酒店店总

  刘程亮 四川泰合酒店管理公司副总

  穆 林 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信息化研究与应用中心主任、副教授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迈点网每周四晚八点“酒店热点话题讨论群”精彩论战。关注群主微信号:13968118403,发送“单位+姓名+讨论话题”即可加入我们。一起头脑风暴吧,为推动行业发展助力。如您有喜欢或者建议讨论的话题,也欢迎跟群主联系哦,感谢支持和参与!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