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东:做公寓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
国务院85号虽然将短租公寓定性为生活性服务业,但并不意味着经营日租的公寓就合法话。
杭州短租公寓
前几日,网传杭州一经营短租公寓的女老板被警察带往派出所拘留!洋洋洒洒写了一长篇求情的请愿书。起因是这位女老板从国内某短租平台接待短租旅客,警方拘捕理由为其非法经营,违法营业额1000元,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54-3,被处以拘留10天,罚款500元。
国务院85号虽然将短租公寓定性为生活性服务业,但并不意味着经营日租的公寓就合法话。尽管国家法律对短租到底是多短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如果公寓从事出租时间小于或等于一天的住宿接待,都必须取得公安部门颁发的《特种行业许可证》,如果没有,警方不仅随时可以将你拘留,而且还将对你罚款。当然还有更不幸的消息。
分享经济-短租公寓
1月1号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规定住宿业务经营者、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如未按规定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或者对身份不明、拒绝身份查验的客户提供服务的,由主管部门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反恐法》是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全国性的法律文件,若今后警方执法,按照法律如果不对住客身份进行核查,最低也要罚十万元!另外,《反恐法》也将执法不严的国家机关问责到领导个人身上。毫无疑问,此法律的实施将促使各地警方在2016年对经营不规范的日租公寓进行一轮严查。相关的日租公寓经营者应该做好准备。
纽约短租公寓
对法律法规的无知让杭州那位被警察拘留的年轻人惊慌失措。事实上,日租并不是你有个房间就可以做的业务。公寓日租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从事非赢利性的日租,所谓的共享经济,此种模式目前法律赏处于空白,无法可依。按照多地反映的情况,一般是警方排查后,对当事多方进行批评教育并整改。第二种是经营性日租,此模式若租期低于或等于一天,则被视为日子旅馆性质公寓。
如果从事日租旅馆性质的公寓至少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特种行业许可证,另外大型集中式日租公寓需要其他的酒店证件,如消防、卫生等。每个证件所属部分不同,若相关部分追究,轻则停业整顿,重则拘留,罚款。
当然,对于日租和短租的界限十分模糊,各地对于日租公寓的态度和执法尺度不一,如厦门部分区域的公安部门则采取积极的手法,对日租公寓有效引导,促使了近年来厦门民宿业的发展。在厦门警方的引导之下,绝大数日租公寓都接入了公安部分的住户身份证信息查验装置,入住旅客信息会实时传送到公安机关。另外,客房烟感器、消防管道、前台一键报警器、室外摄像头等硬件设施,也在相关部门的督促下进行了安装。
那么其他地区的日租公寓怎么办?顺势而为,拥抱变化!积极配合警方做好住客身份信息的登记工作,安装接入住户身份证信息查验装置。这是最基本的!另外,规范经营才是短租公寓的发展之道。有人说,如果中国万事都严格执法,那没有多少可以做的生意,但聪明人是不会把头往枪口上撞。
经营短租公寓是一个高情商的活,不仅要拓宽在线预定的渠道,建立客户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与居民楼的邻里关系、房东、小区物业、街道、主管的公安局!眼看春节就要来了,也差不多该行动了!
当然,不是只有短租才需要跟公安部门打交道,长租也需要,同样在1月1号实施的《杭州市居住房屋出租安全管理若干规定》中,要求出租10间以上的经营者必须向公安备案。点击此规定蓝色字可跳转至详情。
当新经济来临的时候,拥抱变化,抓住机会。
法律没禁止的,有商机可以试试。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迈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加入专栏:请联系编辑QQ84352327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