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东:公寓合伙人模式靠谱吗?
合伙制核心是留住核心员工,其实就是一个分配机制。房东东创始人全雳表示,分配机制是基础,系统的高效运作,最终实现效益。
公寓行业进入门槛低,但做上规模难度大,不仅考验资金实力更挑战营运管理水平。以分散式公寓为例,做到一定规模都会遇到瓶颈,都会越做越不挣钱,属于典型的规模不经济。
让员工变成公司的合伙人,公寓合伙人制度似乎是解决公寓规模不经济的方法。以下内容整理自房东东社群的分享:
集家公寓创始人喻三元表示目前正是试运行合伙人制度,效果还不错。集家公寓采用项目合伙和有限合伙,公司作为甲方出资小头,合伙人出大头。从利益分配上,公司占40%,合伙人占60%,或公司和合伙人三七开,并协商划定一定的资金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公司方提供设计装修供应链,后期维保,金融,财物等一系列支持,合伙人仅负责进房出房。合伙人在预算内掌握审批权,收款付款全部经公司。
合伙人制度让员工变成自己项目的合伙人(大股东),这时怎么降低项目的营运成本,怎么提高毛利,合伙人是最起劲的!
喻三元表示,合伙人制度不是简单伙钱一起搞,它需要具备非常专业的财物团队,因为有限合伙的账户是要独立结算的。所以需要自己公司制度非常完善、流程非常清晰、财物内部非常规范透明、且盈利水平非常强,同时分销渠道非常广,才能落地。
广州四海一家创始人杨裕仁表示,公寓行业门槛低,合伙人制度从设计到选人都要先想好。创业初期由于制度不完善,最终导致合伙人如今变成竞争对手的比比皆是。而三元哥掌握财权的方式是最直接有效的,没有财权的合伙制就像一个政府不掌握国家的军队一样被动。
在维持公司稳定上,馨家公寓杨光明表示目前采用基本工资+短期激励+长期激励三者结合的合伙制,员工的积极性会被大大提高,同时合伙制度的稳定性也更好。合伙人根据在项目上投入金额的大小决定占股比例及分红,协议规定合伙人如果不干了或者瞎干,原来项目的投入直接返还给他,分红权取消。
如海公寓杨丙顺表示合伙制如果设立利润池,公司的运营会更佳稳健。在与合伙人和普通员工聊天中,杨丙顺发现他们手头并不宽裕,每个月需要持续的生活来源,而公寓项目却是重资本,周期长。针对这些特征,他采用了“落袋为安”分配方式即30%利润原则:50%的收入用来投资,10%用来维护关系,10%用于研发和集体学习,剩下30%的收入用来分红。
喻三元表示,公寓合伙成不成,关键你选的人有没有创业精神,人品是否可靠,制度再完善,人不行就是不行,也不是哪个员工手上有30万就让他合伙。当下雇佣制漫漫没有竞争力,人口红利正在消失,这是大势所驱,连万科现在都是合伙人制,公寓行业在合伙制上仍需继续探索。
另一方,回归合伙的价值,帕丽公寓包陈华认为,合伙需要建立在系统有足够的优势上,否则都会是空中楼阁,如品牌、资金、装修系统、销售系统等,如果没有足够的优势,合伙人自己玩可以得到100%的利润,合伙意义不大。公寓还是要把自己的系统效率做高,如果合伙的成本高于多发佣金,内耗必然更大。
合伙制核心是留住核心员工,其实就是一个分配机制。房东东创始人全雳表示,分配机制是基础,系统的高效运作,最终实现效益。目前律师行和会计事务所的合伙制是比较成熟案例,每个公寓公司的业务和市场都不同,应该寻找一个适合自身的制度。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迈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投稿或加入专栏:请联系QQ84352327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