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定制化服务:洗洗睡了会挣不到钱
主题酒店应属于简单定制范畴,在于对它是否能够满足宾客的持续体验,还心存疑虑,因为挣钱的方向已经变了,局限在“洗洗睡了”,卖不出好价钱。
酒店营收对于酒店运营者的意义,无论品牌出身,血统如何,体量大小,古今中外,都是一等一的大事,不挣钱或者挣得少,是关乎能否生存的问题。
有一个数据说,2015年全国存量酒店60%以上亏本,出租率仅为52%。数据的真实性难以考证,想来就算不中,亦不会空穴来风。酒店行业一片创新求变的风起云涌下面,营收艰难是必须面对的严峻局面。
酒店行业营收的专业指标RevPar,常见的计算方式是实际平均房价乘以出租率,通常来说,另外一种计算方式“客房实际总收入除以客房总数”因为指标不具有可控性,往往不这么表达。
而定制化策略的玄机,恰恰来自后一种表达式。房价之外的想象空间,是提升酒店营收的另外一种途径。
不管我们承不承认,房价总体趋势是向下走的,全然不顾各种成本的上升曲线,从渠道竞争看,从产品同质看,都是如此。总体来说,越来越便宜是一种“势”,贵者也有,必有绝招,属于特例范畴,在这种房价下行的氛围里面,出租率作为一个结果指标,又不是轻易能够有剧烈变化的,目光必须转到“客房实际总收入”上面来。客房实际总收入,不完全等于房价吧?
在酒店多品牌战略的硝烟里面,主题酒店被某些品牌寄予厚望,从呈现方式来看,对产品形态和服务范围的改变,其实本质上就是定制化。
虽然我对百度百科的严谨性有所保留,但是仍然不妨碍我们参考它对“定制化服务”给出的定义:定制化服务是指按消费者自身要求,为其提供适合其需求的,同时也是消费者满意的服务。简而言之,不管过往标准,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
酒店的产品服务定制化,显然不是经济型酒店所长,因为经济型酒店立足点就在有限服务上面,标准化才是它的罩门。那么往上,中档酒店、星级酒店都应该有条件运用这一策略。显然这不是个专属的招数,在宽广的酒店江湖有着广泛普遍的适用性。
关键在于,怎么定制?什么定制化策略才是真正能够触动营收的。
房价之外的增值,是多出来的,理性的说是不在宾客计划内的,若要达成销售,必须从产品上或者服务上能够触及目标客群内心,从这个角度来说,流程顺序上,体验是排第二位的,第一位是某种情怀或者服务,与客群契合上了,从产品角度甚至有冲动消费和刚需两个方向可以走。宾客只有消费了你的产品之后,才有后续的体验产生,这个看法,与主流的重视客户体验是有所区别的,包装,或者说卖相,才是定制化的第一步。
定制化的产品服务设计,是超出正常服务标准范围的。满足个性需求,不是简单的六个字,背后关系到运营资源的匹配、服务产品的设计和可能存在的体验核心转移。目前市场上的大路货是“情侣房”、“高考房”等等,高级货就是情趣酒店、养生酒店一类的主题流派,但是后者做得出彩的不多,这个跟细分垂直市场的定位或者说是客群定位有关系。没有深入的研究相应客群需求痛点,盲目跟风“情趣就是粉红,养生就是修禅”的想当然产品设计,离定制化的精髓还有较大差距。但是原则是清晰的,就是目标客群,不会只有睡眠需求,或者不会只想简单的“洗洗睡了”,看看书,购购物,开个会都有可能成为需求,不同场景需求无限,这也是为什么定制化必须做细分的原因,还是不能满足所有人所有需求的。
定制化服务对于酒店营收的提振效果,在于具体的做法,意义无需置疑。对客群心理研究越透彻,效果就会越明显。我之所以把主题酒店还归于简单定制范畴的原因,在于对它是否能够满足宾客的持续体验,还心存疑虑,因为挣钱的方向已经变了,局限在“洗洗睡了”,卖不出好价钱。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迈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加入专栏:请联系编辑QQ843523275)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