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刚:春节感悟 从宁波老虎伤人事件说起
表面上暂时没有伤害,实则是那个“不以为然”一不小心就会伤害到了你,却在抱怨社会的不公。既是受害者,又是社会规则的破坏者。
今年的春节,感觉心情更为平和却也感觉颇为不同。一方面是趋于年龄上的原因,都有36岁过坎儿的说法。一方面是在创业路上的奔波后,回归家庭的温馨与欢乐那种欣慰之感。归根结底:春节不再是一个狂欢的假期,而是一个可以思考与静修的时光。
大年初三的下午,发现小区马路对面开张了一家名叫“玛豆”的咖啡馆,对于一个小县城来讲是种小清新风,我这种犯有文艺病的中年大叔来讲是无法抗拒的。咖啡馆的老板也是一位七零后大叔,脸上荡漾的是一种悠闲又带着经历的温暖。
点了一杯焦糖玛奇朵,隔壁桌都在谈恋关于过去一年的收获和生活的幸与不幸。打开微信,朋友圈被一则老虎伤人事件刷屏。
我的“年味”与思绪也从这里展开......
一、社会与职场需要敬畏规则
相信大家都不愿意听到这样的噩耗:初二下午2点半左右,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咬人事件,而事件中咬人的老虎已被击毙,经《新京报》向当地医院方面确认,伤者救治无效,已不幸死亡。
对这件事情本身,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园区的责任与当事人的不幸。深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老虎有这样的“机会”?正如去年八月份北京野生动物园游客下车如出一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为人父母,总会遇到对孩子提出的各种疑问与行为作解释。过马路有人抄近路为什么还要等红灯?银行排队为什么要取号?开车为什么不能抢道?原因很简单,要不被人唾弃,要不是可能会有危险。
看上去,这些都是偶然或者不以为然,实则都是一个长期的行为。表面上暂时没有伤害,实则是那个“不以为然”一不小心就会伤害到了你,却在抱怨社会的不公。既是受害者,又是社会规则的破坏者。
在职场上同样有诸多可以思考的问题!很多人利用职务之便赚了一大笔?很多微商发展了多少下线?利用多少花招干掉了对手?甚至是很多人认为自己才是行业的老大,别人都必须围着你转。或者,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
看上去,这些规则与利益都是在保护自己。事实上,这些规则都忽略了一个根本的事实与因为关系:厚道。守住心、守住德,你方能活得坦荡与受人尊敬。
规则看起来无迹可循、听起来不以为然、说起来又是冷冰冰,实则是你不遵守带来的结果是损已不利人。当你把握好这个规则,它便是你生活中最强大的自信与困苦中最温暖的外衣。
二、懂得舍弃才配拥有幸福
人生的哀怨,不够努力或者是没有抓住机会。人生的可能,敢追求才敢拥有。人生的至简,舍得掉才配拥有最好的。
微信圈时常出现一则“人脉就是你的未来”鸡汤,实则我不太认同。圈子或是人脉强求不来,朋友既非热情似火的交往,也非泛泛之交的缘份。在我看来,是介于这二者之间,朋友就像滚雪球,先做好自己,去来随心。
过年这几天,亲朋友好友聚集。话题无非是,你赚了多少?结婚了吗?生了吗?攀比之心当然浮出水面。很直接的讲,过年这几天就是人间冷暖、价值观、金钱观的大碰撞。
每一年都是如此,可更深处的是:你在看别人,别人也在看你。我们最终只能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与方式,来修炼皮囊与灵魂。
如何来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方式呢?
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曾经什么都想要。想要繁华却耐不住寂寞,想要安宁却舍不得繁华,想要安宁却舍不得面子。其实在这个背后,不过是规则的认同与活出简单。如果一个人清楚了对自己来说什么是最为重要的,就可以干净利落地砍掉那些生活中不需要的东西。
三、新时代里的仪式感
在过往,我们都在做一件太“匆忙”的事情。给物质不断的做加法----买冰箱、买电视机、买车、买名牌包包……从囊中羞涩到谁也不缺。在一个什么都不缺的年代,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获得长久的满足。
从物质中获得的满足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但是我们宝贵的经历以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将永久地入驻我们的生命。
有人说:小时候幸福很简单,长大了简单很幸福。
长大了简单真的很幸福吗?简单如果遗失了规则与仪式感一样不幸福,拿今年春节的三个例子来讲。
第一件事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提到过,回到家陪母亲去检查身体。书上说:当我们长大,父母都是孩子。没错,挽起母亲,把她当作孩子。有人说这是做作,是不是你试试?
第二件事是,我们家乡有一个习俗:团年饭需要对去世的老人“叫饭”与“送灯”,团年饭开始前,一家人围座在饭桌前,首先要给去世的老人或长辈倒一杯酒,让他们先“用餐”。团年饭后,还得不远百里给去世老人的坟上点上一盏灯。这不是迷信的“仪式”,而是对先人的尊重和怀念,同时也是给我们这一代人最好的“仪式”,这我不知道是否有家庭忽略或者没以重视。
第三件事便是包饺子,今年家里的规矩是全家人包饺子,每个人必须包十个,喻意十全十美。很多家庭或许选择更简单的方式去了大酒店,却失去了这样的过程。
是的,这就是生活中的“仪式感”。我们总是在用最简单、最随便的方式省去了一些繁琐,其实不然,是我们遗失了幸福的过程。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