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航机票超售:遵守市场规则才能保障各方权益
无论从业者、企业还是游客,只有遵守法律认可的市场规则,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悲剧的发生,保障自身的利益。
因机票超售引发的美联航的暴力事件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舆论的喧嚣已经逐渐沉寂下来。是否之后会像有些人预言的那样出现巨额赔偿尚不得而知。但这个事件非常耐人寻味,对于中国民航业、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都很有借鉴意义。
美联航暴力事件的受害者的遭遇被网络曝光出来之后深得同情。毫无疑问,这是没有任何一个真正赢家的不幸事件——事件发生后,所有的乘客都受到连累,延误了行程;美联航及机场保安也成为千夫所指,遭到抵制,股价应声而落,品牌损失不可计量;那位成功实现了“美国梦”的美籍越南裔医生身心备受伤害,即使凭借他的家族常年雇佣的强大律师团获得天价赔偿,能否抚平精神创伤也未可知。
然而,面对已经发生的不幸事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每一个人,无论是民航、旅游从业者,还是旅游者,都应该反思,因为我们都不是局外人,何况这个不幸事件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只需要从“机票超售”“安全把控”和“理性维权”三个关键词入手。
第一,机票超售。旅客预订机票后并未购买或购票后在不通知航空公司的情况下放弃旅行,这种现象司空见惯。为满足更多旅客的出行需要和避免航空公司座位的浪费,航空公司会在部分容易出现座位虚耗的航班上,进行适当的超售。这种做法对旅客和航空公司都有益,也是国际航空界的通行做法。超售并不一定意味着已购客票的旅客无法乘机,对于超售的航班,持有订妥座位的有效客票的旅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成行。但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有个别旅客不能按时成行。对未成行的旅客,航空公司将酌情采取弥补措施。
当然,关于机票超售,美国和中国做法大不相同,中国的航空公司超售率一般是5%,通常不提前告知且法律不完善,未明确补偿条件,大多数中国乘客在亲身遭遇机票超售行程受阻之前甚至从未听闻过机票超售。而在美国,超售是放在台面上的惯例,在网上订票时都会提示,且超售率一般仅为3%,乘客遇到的概率很低。
由于机票超售的解决机制一般在乘客办理登机牌的时候,因此不能确认美联航这次在乘客已经登机的情况下让乘客给机组人员让座究竟是什么原因,但美联航比照机票超售的情形,采取补救措施,应该是合宜的。如果美联航能够坚持使用经济手段,毕竟主要是自身的原因或失误,那么提高补偿数额,一定会有人愿意为了这个诱人的赔偿数额而选择配合。既然机票超售本身是一种基于概率的经济考量行为和商业模式,那么使用经济手段就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最佳解决方案。
第二,安全把控。美联航没有用钱解决本来可以用钱解决的事情,终于酿成公关危机。3411航班机组做出了请机场保安强行和暴力驱逐那位美籍越南裔医生的决定,并付诸实施。这是目前最富争议甚至是同仇敌忾的核心事件。到底美联航有没有权利这么做?由于当事双方都没有最适用的法律可以援引,谁是谁非,美联航是否需要为此承担法律责任,只能等待法院的最终判决。飞机之上,机长最大,即使机长做出了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决定,也仍然是机长最大,因为他是安全最大的核心要件。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位美国医生应该像另外两位被电脑随机抽中的乘客一样无条件服从机组的安排,美联航机组及机场保安并没有做错什么。然而,美联航尽管有权利中止与医生达成的运输合同,同时又无法证明那位医生涉嫌危害飞机飞行安全,那么强力或暴力驱逐这个乘客的行为似乎就难以获得合同法以及航空安全法的绝对支持。一个特殊的案例,为安全把控的法律适用提出了新的课题。尽快完善法律,才能解决这种无所适从的状态。
第三,理性维权。表面上看,那位博得了广泛同情、并被预言将获得天价赔偿的美籍越南裔医生似乎是这个事件的唯一赢家。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他的一家都是医生,在美国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广受尊敬,却由于这样一次不理性的维权,遭受巨大的身体和精神伤害,以一个受害者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绝非其本意。
在保安来之前坚决表示不下飞机,情绪激动并一度大叫。被暴力强制下机后,一度又跑回机舱不走,由于美国的航空公司超售是公开的,他在买票的时候就知道会超售,有了心理准备也愿意接受,所以从法律上讲,滞留行为站不住脚。买了票表示接受遵循这个玩法,在成人世界是要讲契约精神的,当然谁也不愿相信自己会那么倒霉,但当命运选择你的时候,只能遵守规则,选择拿补偿下飞机。就算是医生,第二天早上真的有会诊,也是可以找到其他解决方案。就算美联航一错再错,蛮不讲理,憋不过气,留好证据,找好目击者,事后请律师起诉。可能解决起来费时费力,也难以得到天价赔偿,但这个不幸事件就不会发生了。购买机票乃至登机,只是表明乘客与航空公司达成了一个民事经济合同,并非具有强制力,甲乙双方都有权在按约定或法律规定对对方进行赔偿的前提下中止合同,这是维权的法律基础。
无论从业者、企业还是游客,只有遵守法律认可的市场规则,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悲剧的发生,保障自身的利益。
对于美联航暴力事件,无论是民航、旅游从业者,还是旅游者,都应该反思——从“机票超售”“安全把控”和“理性维权”三个关键词入手。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