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远地产的公益态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迈点网 · 2017-05-09 15:07:14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一家企业能走多远,取决于它有多善良。

  公益的最高境界是“授人以业”

  看报道说,这个五一任志强又带着华远地产的员工深入阿拉善去植树了。大炮退休之后,我在各式各样的论坛见过他不下5次,每一次,他演讲的内容都与房地产无关,都与“任小米”有关。正如他所说:“房地产现已成为副业,我的主业是做公益。”而在此次的“重走晓光路,同种晓光林暨2017年阿拉善SEE梭梭春种” 公益活动上,当有媒体问老任2017年下半年的投资之道,他也是调皮地回答:“最好的投资是公益。”

  我研读了活动当天老任上万字的发言速记,他说了两句令我触动很深的话。第一句是:“做得好公益的企业家才能做好企业,宗庆后的水比同行畅销,就是因为人家每买他一瓶水他就捐一份钱出去。”第二句是:“初级的公益是授人以鱼,高级的公益是授人以渔。”

  老任说:“前几年阿拉善的公益就是‘给钱’,但后来发现,太简单粗暴的做法有时候也会遇到问题。比方说在沙漠里,我们积极地种沙菌、沙枣防止荒漠化,那边农民拿了你的捐助后依然要放他家的羊去吃你的沙菌、沙枣。这怎么办呢?由此我们便想到了让农民通过环保去致富的绝佳解决方案。鼓励农民也参与种植,同时,聘请专家教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成果最后再由阿拉善成员开设的北京维喜农业公司全部收购包销。”

  在我看来,阿拉善SEE其实已经做到了“授人以业”的境界。国外的公益被分为3层境界: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授人以业,大意是既要授人以鱼以救一时之急,也要授人以渔以解温饱之需,更要授人以业成就小康之源,只有达到了第三重境界“穷根”才能彻底被拔除。让农民靠种植去赚钱不就是“授人以业”吗?目前国内大部分公益组织都没有这样的意识,即使是成立了13年之久的阿拉善SEE,也是现在才逐渐领悟。

  国内当下的很多募捐都有泯灭穷人的自尊和他们对创造美好未来的动力之嫌,演员丛飞的故事很轰动。丛飞资助了183个贫困儿童,他患胃癌后某家长问他:“你怎么还不把钱打过来,我们的书还念不念了?”丛飞忙解释说,因为自己病了无法演出所以没钱了。对方又冷冷回一句:“那你什么时候才能病愈挣钱啊?”

  丛飞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比起永远依靠外界的力量,更应该帮助“穷人”去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力量。老任也提到,只是赠予物质,而没有赠予精神和信心,是治标不治本的。

  再给大家就说一个正面案例。云南在发起一项运动叫做“给子孙后代留一棵树”,其实也是变向的扶贫农民。做法是你现在出钱去请当地的农民种树,三十年以后,这颗树会给到你的子孙后代。怎么给呢?砍掉它分钱。一棵紫檀养三十年可能值一百万,农民拿70%,你的子孙拿30%,而养这棵树的成本只需要十万左右。有的树可能五年就见效了,比如沉香之类。这也是授“穷人”以业的做法。

  公民每年义务植树3-5棵,你知道吗?

  据报道称,此次参与阿拉善“晓光林”栽种的各界人士超过200人次,他们最终种下约500棵以梭梭树为主的沙生植物,按照常规算法,这500棵梭梭可守护5000平方米荒漠。

  华远地产参与种树的同时,还捐赠了50万元种下一片“华远地产积善梭梭林”,华远地产总经理孙怀杰在捐赠仪式上说:“作为一家拥有30年历史的国有房地产企业,我们始终坚守企业责任,不忘初心,回馈社会。今天种下的这片梭梭林承载了华远人对阿拉善这片土地的关切与热爱,华远地产的公益情怀也将伴随着梭梭的长大而不断发扬光大。”

  华远地产总经理孙怀杰亲自上阵

  老任(穿迷彩服)在辛勤劳作

  这是老任率领的小米队

  想到不久前,我在某论坛上看到一篇帖子,标题是:“为什么国人更喜欢放生而不是种树?”想想还真是存在这样的现象,我常在朋友圈看到放鱼、放乌龟,但即便是植树节,我也很少看到有谁做公益会选择种树。帖子下面有很多好玩的答案,譬如有人说:

  1、因为动物死远了看不见,树死原地太显眼。

  2、因为“放生”是集郊游、会友、自我升华以及装X发朋友圈于一体的不可多得项目。只需要花几个钱,买一些动物,挑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约上三五好友,放完生再找个农家乐吃一顿,回家发一手朋友圈反复回味一番,岂不美哉?既轻松又见效快,仿佛一放下去立刻就能听见自己的功德值咣咣猛涨。换了种树,又是挖土又是浇水的多麻烦,还得确保它的成活率,还得等它长大,所谓的“功德”需要太长时间才能体现了。

  ......

  总之,大家的结论就是,种树比放生辛苦太多太多,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种树的意义,绝不亚于放生。据本人查询权威资料了解到,沙漠化可造成的危害包括引起饥荒、社会动荡、贫富差距、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等等,而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现已超过5个四川省,并仍在以每秒钟侵蚀掉78 平方米土地的速度推进,每年我国因荒漠化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一到冬天,北京、上海乃至全国各地的雾霾,也与荒漠化有关。所以,治理荒漠化是中国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再给大家科普一个知识。在中国,年满11岁的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这是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里提到的强制性义务。当然,大部分公民都以为自己好像没种过树也没受到法律制裁啊?那是因为你的地方政府已经替你付过钱去种了。

  据任志强透露,阿拉善SEE以及其会员华远地产目前已参与了中国三大沙漠治理,在此之前,这三大沙漠大概每年以40公里的速度在蔓延,经过他们治理加入屏障防固之后,沙漠边缘不再扩大。

  企业能走多远,取决于它有多善良

  这两天我的朋友圈被标题为《中国房企2017年1-4月销售额、销售面积排行榜》的文章疯狂刷屏,房企任何时候都在比拼销售额、销售面积,为何就没有数据机构来做一份房企慈善美誉度排行榜呢?如果这份榜单存在,华远的排位一定在很多top10房企之前。

  我们现在评价一家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准往往只看一个指标,那就是销售额。但这真的太片面了,稍微细分一下,每个领域的“龙头”都是不一样的。商业地产是万达,万达广场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产品,它能很快的被复制于任何城市,因拥有一大批稳定跟随的商家,商场开业率百分百;豪宅专家是绿城,绿城的产品在市场上有口皆碑,精工细活经得起考验,大量的使用石材,非常重视物业服务档次,就是高大上的标准定义;中海是利润王,行业里的营销费用大多在2%-3%的水平,中海是惨无人道的1.3%;郊区造城碧桂园、旅游地产华侨城等等。“公益”的龙头?我认为这顶帽子可以给华远戴上,因为“善”是华远30多年来始终倡导的品牌文化,很少有企业能像华远这样对公益事业如此专注、投入。2017年4月18日华远发布的第8份《履行社会责任报告》提到,除了坚守环保阵地,华远的公益范畴还涉及文化公益、体育公益、帮扶弱势群体等方面,这些所作所为也都是对“积善之家”企业文化最好的诠释。

  简单列举几项吧:

  1、赞助桥牌事业。截至2016年,华远已连续31年赞助桥牌事业,创造了企业连续赞助体育事业时间最长的记录。莫老爷也是桥牌爱好者,桥牌规则复杂、入门难,所以是一项非常小众的“运动”,除了莫老爷的老爸,莫老爷身边好像就再没有出现过会玩桥牌的人。正是因为它缺乏关注度,所以愿意冠名桥牌赛事的企业是极少的,而任何一项运动如果没有经费基础,必然会慢慢走向消亡。华远赞助桥牌的意义由此便体现了。

  2、助力文化传播。由中国金融博物馆主办、华远地产协办的以“阅读丰富人生”为主题的“中国金融博物馆读书会”如今已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自2011年7月创立以来,至今已有69期读书会在华远·企业中心成功举办,阅读文化蔚然成风。

  曾经听到过这么一句话,觉得它跟我今天写的文章很搭,就用来做结尾吧:“一家企业能走多远,取决于它有多善良。”

  你觉得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你是否赞同华远地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公益之道?欢迎在文章底部评论处留下你的观点。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