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倒闭、ofo欠薪 共享单车的“活路”为何越来越窄
如今ofo越来越像乐视一样受到供应链讨薪、盲目摊大饼的困境之中,希望ofo不要做创始人在融资中架空、被投资人看衰的老路。
两位大佬在朋友圈互怼摩拜、ofo谁是第一互怼的消息刷爆网络,吃瓜群众白天骑单车,晚上看投资人撕逼,并设想接下来的剧情。
创业本身就是一件成功率极低的事情,一开始是踌躇满志的励志片,接下来是刀光剑影的武侠片,最后是曲终人散的悲剧。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处于风口之上的共享单车的“悲情”,会来得如此之快!
“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是90后,曾是北大校园的保安,或许是受到起源于北大校园的小黄车的启发,他前往重庆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连车身都是黄色的,但运营5个月之后,自己搭进去300万,在请求ofo收购无果之后,在6月14日,悟空单车发布郑重声明正式停止运营。尽管“难说再见”,舆论还是挺欣赏这哥们的,押金全部退还用户了;另一些市民陷入了纠结,留下的单车是不是该骑回家!
6月20日,ofo确认押金由99元上涨至199元,官方说辞是“正在建立一套全新的智能信用体系”,而新用户收取199元是这套信用体系的一部分。尽管缴纳押金与信用体系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此前支付宝还能用芝麻信用免押金,并且小黄车一向引以为傲的是低成本运营模式,不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坏车太多缺钱修理”…….
修理成本太高,已经成为不可回避事实。在6月21日,多家媒体报道,在天津刘园ofo维修厂,工人拉横幅讨薪,声讨ofo还血汗钱,“每人每天维修30多辆车没有休息时间!天天加班!然后呢!ofo深深的伤害了一群天津老爷们!”
对此有读者朋友问我怎么看?(1)、不签订劳动合同已涉嫌违反《劳动合同法》,即使是招募兼职维修人员,也必须应该签订劳务合同;(2)、天津应该是ofo在北方的维修基地之一,北京市场的损坏单车也会拉往天津维修,由于ofo没有自建工厂,维修也只能第三方外包,所以存在相互推诿的情况;(3)、这只是小黄车大面积单车损耗的开始,尤其是全国各地进入炎热的夏季,车辆在户外长期暴晒+高轻度运转,前期低成本的单车进入集中损坏期,高强度的劳动压力之下,没有维修工人给足基本的利益保障,势必引发劳动纠纷,如果不是走投无路,他们也不会拉横幅、找媒体说理…….
如果不是上涨押金与维修工人讨薪事件交织在一起,很难设想这样一个融资到D+轮、一时风光无两的独角兽项目这么快就开始呈现出资金弹药库不足的窘境。而我记得,ofo在C轮时就称跑通财务模型已实现盈利了,并强调自身的模式比摩拜的重投入更具有投资价值。但是资金链问题一般都是从变着花样找用户收钱、供应商欠款显现的。那为什么小黄车的模式这么烧钱?
(1)疯狂铺量带来成本剧增。走出校园市场的小黄车还没有来得及打磨产品就匆匆踏上了抢占市场份额的进程,甚至在2017年年初提出“一天开一城”,这也是金沙江创投投资人滴滴、饿了么所走的成功之路,但是与共享单车与出行O2O、外卖O2O不同,有造单车所需的生产成本,并且需要的运维人员去进行地面投入,人力成本也是数十倍于滴滴、饿了么。
(2)维修率太高造成周转率下降。如果共享单车维持高运转而不是损坏,是能够通过租赁费用积累一定的毛利,有媒体报道 ofo的维修率在三层以上,这些根据样品抽样的信息也不一定准确,凭借个人使用的主观印象,沿街扫描很多是等待维修的车辆,能够扫上一辆正常的车已经属于幸运了,所以我现在基本不骑ofo了,有心理阴影。
(3)投资的钱很多用于市场补贴。ofo免费骑、ofo充返、红包车满天飞活动,如果ofo单车质量过硬,能够进行智能定位或许可以前期抢市场,等抢到市场之后再享受红利,但是ofo小黄车大量存在密码固定的bug,用户可以不需要App直接骑车,甚至单车丢失之后也无法通过智能定位找回,很多补贴也被训练有素的羊毛党链盯上批量薅走。
尽管目前ofo已经开始在改装智能锁,但是尾大不掉,并且越来越多的用户有了更多选择,优拜、小蓝、永安行相继推出,并且在产品质量、智能锁定位、精细化运营上比ofo装备均有优势;而现在ofo连押金低的优势也没能守住,很可能在接下来的新用户注册争取之中处于下风。
据了解,ofo正在寻求E轮融资,这也是为什么朱啸虎要迫切出来站台的原因。互联网圈内做2VC模式又疯狂的案例还有乐视,如今ofo越来越像乐视一样受到供应链讨薪、盲目摊大饼的困境之中,希望ofo不要做创始人在融资中架空、被投资人看衰的老路。
创业是一条艰辛的长跑,保持初心,忘掉心魔吧,慢慢来,比较快!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