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上车罗湖:只租不售时代 个人产权更稀缺
城市效率在不断提升的过程当中,没有谁有资格永远做地主,如果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效率,就会在一轮又一轮的城市迭代中被淘汰。
十九大明确定调中国房地产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原则!
莫老爷打电话询问了几位深圳的开发商朋友,对此作何感想?他们的主流心态是:房价暂时不会涨了,但供求矛盾尚未解决,一旦政策放开,还是要涨。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继续努力在深圳拿地拿项目,同时响应国家号召,开启租赁市场。
所以,那些认为房价要跌的朋友,还是不要高兴太早了。就拿深圳来说,今年前三季度,出让0块住宅用地,而深圳仍有80%的人处于租房状态,这80%的群体里边,有哪一个是不想买房的?
在如此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往哪里跌?再说了,地价也没见降啊。新闻里反反复复强调的都是“抑制房价过快增长”,请把“过快”两个字划重点!
尤其是刚需,国家打压的是炒房团,跟刚需没啥关系,该上车的还是得赶紧上。至于从哪里上,就深圳市场而言,莫老爷今天就用这篇稿子结合政策,说说自己的看法,总体就是两点:
一、深圳未来会大量的增加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而面对深圳土地稀缺的局面,深圳政府则会利用棚改变相的征收集体用地。未来,哪里棚改最密集、棚改效率最高,哪里就会成为深圳下一个楼市“爆发点”。
二、一线城市进入开发商“全自持时代”之后,个人产权将成为稀缺,更值得拥有。
先展开说关于第一点的看法。政策指出,控制房价的措施是“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从深圳最近发生的几件重大事来看,这句话绝对不是开玩笑。
第1件事,万科最近成立了一家叫做“万村发展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这公司是干什么的呢?万村将和深圳市政府合作,在全市200多个城中村里面建设政府租赁房或者叫共有产权房屋,以此落实“房子不是用来炒”的精神。行业很喜欢跟风万科,正是因为楼市每次风向标转变,万科都能未雨绸缪,所以大家都相信,跟着万科走,不会错。尤其是现在被深铁入股了的万科,更加不可能迷路啊。
第2件事,10月初,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推出了一块“只租不售”的地,不得分户登记,不得转让,规定年限为70年。这在深圳还是首次,彰显出深圳政府支持和培育租赁市场的决心,未来深圳可售卖的商品房将减少占比。
第3件事, 8月,深圳市住建局出台了“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的相关政策,规定深圳市年限在20年以上的老旧住宅区项目,应当纳入棚户区改造政策适用范围,不再采用城市更新的方式进行。并且,实施主体将由深圳市人才住房专营机构及其他国有企业承接(恒大虽然把总部搬深圳了,但是没资格做棚改,万科注入了国企血统,这里又赚了!),翻新之后,房子坚持以租为主的原则。
这三件事同时在告诉我们,深圳未来几年要大量的建设非商品房了,且它们大部分会以出租的形式流通。
那么接下来,又有两个问题要讨论了:
1、深圳目前土地稀缺,去哪里找地建设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呢?只能旧改!
过去,深圳的“旧改”是不同于内地的旧改的,内地的旧改由政府主导,开发商辅导,按照拆迁条例,政府说拆就拆,所以推进很快。而深圳的“旧改”正确叫法是“城市更新”,主导者为开发商,辅导者才是政府,只要有一户投反对票,企业就只能僵持不动。
曾经无数深圳小开发商都死在了“城市更新”上,导致后来一直到现在,都只有不缺钱的大开发商才敢介入“城市更新”。
虽然,深圳的“城市更新”模式是深圳的又一次伟大创举,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它已经严重阻碍了深圳的城市发展。在此模式下,成功的案例一双手就能数的过来,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福田CBD的卓越世纪中心,它已成为深圳的地标之一,其“城市更新”的时间成本却花了11年!
现在棚改出台,事实上就是要走回内地旧改的老路。莫老爷给大家简单说一下棚改与“城市更新”最重要的两点大差别。在补偿标准方面,棚改是由政府制定并公示,不具可商量行;城市更新则是由企业跟居民自行商定。在强制性方面,棚改,涉及公共利益的,对于少数不服从的人,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征收强制执行(因为棚改会引入各种保障性住房的概念,说白了就是随时可以植入“公共利益”的概念,这相当于政府拥有了“核武器”,钉子户会少很多,甚至没有。);城市更新则必须获得百分百业主同意。
而走回老路,目的只有一个:快速推进深圳城市发展,变相的征收集体用地,以此增加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供应。
据说,深圳目前共有241个城中村+1009个老破旧小区。想想看,如果未来有一半逐步纳入棚改,只租不售,然后大部分成为人才房和保障房,会产生什么后果?也许这里边会有商机喔,大家对此有好的思路欢迎在文章底部评论处给莫老爷留言探讨。
2、棚改与旧改类似,它意味着一座城市某个区域的翻新,那么,棚改最密集效率最高的区域,必定充满无限可能。这个区域在哪里?答案是——罗湖!罗湖区受理的申报的城市更新项目规模为2300万平方米,超越其他所有区域。
这里莫老爷忍不住感慨一句,城市效率在不断提升的过程当中,没有谁有资格永远做地主,包括早期来深圳开拓的部分屯房者,也包括城中村的村民,一旦这个城市的产业需要升级换代,腾笼换鸟,所有的“障碍”都必须被消灭掉。任何人、任何物,如果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效率,就会在一轮又一轮的城市迭代中被淘汰。
罗湖是深圳最早发展起来的区域,就城市面貌而言,如果以福田、南山为标的,罗湖现在除了蔡屋围附近有一点大城市的模样,其它任何地方都像是美人迟暮。因为太旧,“城市更新”又举步维艰,所以大家都对罗湖的未来都很灰心,以至于现在,罗湖的均价甚至还不如深圳原关外龙岗的均价。而最近几年,较之宝安、龙华、龙岗等片区,罗湖房价的涨幅也是最弱的。
现在棚改出台,罗湖作为老破旧住宅最多的区域,也将获得最大政策红利。
尤其是罗湖的笋岗板块。笋岗的棚改已经启动了,目前笋岗片区在建城市更新项目8个,更新建筑面积约250万平方米,包括:深业泰富的笋岗—清水河总部基地(深业泰富广场)、深圳(罗湖)互联网金融产业园总部基地、华润万象食家综合体、中外运招商中环高端商务中心、中洲控股设计产业总部基地、宝能中心大楼以及六金广场、帝豪金融大厦和广田集团大厦。吸引进驻的开发商已有十几家:东旭鸿基、招商蛇口、物资、深业、华润、城建、城脉、中洲、宝能、中建投等。
过往我们常常在新闻上看到,罗湖这里拆不动那里拆不动的新闻,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庆祝恭喜罗湖某某棚改项目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报道。这些项目,大部分也是来自笋岗区域。为啥呢?因为历史原因!笋岗的破旧小区都是过去政府划拨给国有企业的用地,所以现在政府想收回来推进也比较容易。
再来讨论第二件事,自持时代,房子成为稀缺品,更值得拥有!其实,这一点不必多说了,拥有自己的房子和租房,能够享受到的待遇有什么差别相信大家都明白!想想看吧,再苦再难还房贷,房子最终还是你的!房租交完了呢?你还有什么?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