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房企的员工都是如何吐槽他们的集团的?
碧桂园的人,可能就恒大比较喜欢,从碧桂园去龙湖万科华润,难度不小。应届生地产行业如果可以去万科中海和龙湖,别的哪也不用考虑。
近日,莫老爷发表了一篇稿子《各大房企的人都有什么显著特质?》,目前点击已经7W,增粉3000+,约1500位业内人士添加了莫老爷的私人微信号(暂时已经无法通过验证,据说微信每天添加好友上限是500人次)。考虑到反响不错,加之很多读者意犹未尽,纷纷建议莫老爷再写一部续集,所以今天这篇稿子,就是你们想要的续集!
在《各大房企的人都有什么显著特质?》里,莫老爷总结出:万科的人,富有创造力,傲气;中海的人,低调,抠成本;碧桂园的人,受加班所累;华润的人,颜值高;保利、金地等国企或类国企的人,周末睡到自然醒...等等。
然后,有读者就不开心了。比如,多位保利员工提出抗议,告诉莫老爷,他们也常常加班到七八点才回家。碧桂园也有加班文化,而碧桂园的朋友在跟莫老爷吐槽工作强度的时候,脱口就是:“我们又加班到凌晨!临撤前领导还扔个任务让明早8点交!”对于碧桂园的员工而言,不超过10点,他们都不好意思说加班。所以,有些形容和比喻,莫老爷只是相对论而已。
其实,房地产发展到今天,能够在前50名存活下来的,成功的法则都是相似的。谁没有超强的执行力?谁没有几套苛刻的系统制度?哪家不需要加班?大家还都在你学学我,我抄抄你,就连职业经理人这几年也流行部落迁徙,比如旭辉的万科帮、绿地帮,龙湖的中海帮,那么你说现在的龙湖是更像龙湖呢还是更像中海呢?
这些大房企都在趋同,所以莫老爷总结出来的“特点”,是基于首先认同大家其实都很相似的基础上,然后再去挖掘不同企业的“小性格”而已。加上这些品牌企业,下属都有无数地方公司,就会呈现出,同一企业,华东区域员工跟华南区域员工感受截然不同的情况。所以呢,一定会有部分读者觉得莫老爷归纳不准,大家不要太在意啦,这种稿子以娱乐为主,就当八卦看乐一乐就行。
这一次还是很遗憾,不能把所有公司都写全,以下挑选出来的几家,是因为他们的员工都很爱跟莫老爷互动,所以莫老爷才得以获得了写作素材(也有部分内容,是莫老爷在网上看到的)。也欢迎更多其他房企的员工,跟莫老爷“吐槽”。
碧桂园: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加班
碧桂园的业绩口号已经喊到了“万亿”,海外版图开拓到了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等地,且都是超级大盘。为了达成目标,员工当然要撸起袖子加班加点干啊!
员工A:面试的时候第一句话就问我,喜不喜欢加班?进了碧桂园之后,才发现根本没有加班,因为一直都在上班!碧桂园的人不是忘记吃晚饭,而是忘记吃中饭,临近项目开盘,每天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是正常的,第二天早上还要具备充足的精力去奔波于政府各个部门...这是回光返照吗?
员工B:昨天是我进入碧桂园的第一天,晚上就加班加到一点钟!
员工C:本人入职半年总共休息7天,其中包括中秋、端午、国庆。休息天还要报备你为什么休息?你休息去干什么?赤果果的影响到个人生活,错了~在碧桂园是没有生活的,没有朋友没有家人,原本约好男朋友去看电影,直到电影下映了,我还在加班....
员工D:公司现在大力发展“双享机制”,成就共享和同心共享,收入还是很可观的,在碧桂园待3年学到的东西可能相当于在其他房企待10年学到的,事情要看两面性,压力大自然能力提升也快。加班确实多,很喜欢快下班了来个任务。总之,这是一家很质朴的企业,也很公平,和同事一起工作时能感受到激情和鸡血。
万达:一直生活在刀口上
按王健林的话说,万达是穿职业装的军队,万达的成功有大半不在于什么模式,而在于万达的执行力。万达的N位朋友跟莫老爷强调,万达的特点是“超强的执行力”!考核标准的核心也是执行力,在万达,只要你执行力强,不管事情本身对与错,领导眼里你就是个优秀员工。而从莫老爷媒体人的角度,觉得万达挺会做公关的,真转行做公关,蓝标分分钟破产。
员工A:万达拥有着超强的执行力,上面发话,下面不用提出任何异议,只要以最快的速度达成使命就行了,尤其是营销口!
员工B:奸细特务好多,干什么都感觉有一双隐形的眼睛会被打小报告。
员工C:微信工作法,各个部门各种活动的大小群有十几个,还不能不管,随时响个不停,如果领导@了你,十分钟内没反应,等着吃酸果子吧!
员工D:在万达工作压力很大,紧凑得像一直活在刀口上,执行力是最重要的东西。好在万达在餐饮方面对待员工还不错,每个公司必须有食堂,一日三餐,菜品丰富,你能在外面买到的,食堂大多都有,中餐晚餐五菜一汤,一个星期还不带重样的。
地产猎头:因为万达工作太苛刻,很多候选人避之唯恐不及,在简历上特别备注“万达职位不考虑”。排名100名之后地产公司的人则很喜欢去万达,尤其是商业地产板块,主要是想去镀镀金。
恒大: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实,碧桂园、万达和恒大,在诸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比如加班,许家印也曾提出著名的“70、80、90制度”,即底层员工每周至少工作70小时,中层员工80小时,高层90小时。可能在领导“个人崇拜”方面,恒大较之前两家要稍许突出一点吧,具体可参考印哥张伯伦附体那场篮球赛。
另外,恒大在用人方面有着一套非常完善的制度体系。据说理念是60%的新员工、30%的老员工、10%的领导,恒大从不在乎少一个你,任何一个岗位的人走后第二天就会有接替你工作的人。
员工A:恒大的工资水平在业内来说还是比较可观的,如果你运气好,被分到了业绩非常好的地区公司,你就等着数钱数到手抽筋吧。
员工B:喜欢搞全民运动,全民都是水军。公司需要推个事情,要求全民朋友圈转发,我因此被诸多亲朋好友屏蔽了朋友圈。不过,我理解他们。
员工C:其实,离开了恒大的人,大多都很想再回来。这是一家很锻炼人的公司,熬出头了,熬到管理层了,薪资在行业里边是名列前茅的。以前常听人说恒大是男人当两个人用,女人当男人用。
员工D:个人崇拜,参照中学历史学过毛泽东时期的“三个凡是”。还有一件事,时间大概是16年间,公司要求全员会唱“司歌”《崛起》,还要求集团打击办电话抽查,如果被抽查到的人不会唱,后果很严重...于是乎,在那个星期里,整个公司《崛起》的歌词此消彼长,感觉进了乐团。更好笑的是,网易云音乐《崛起》歌曲下面的评论区,N多恒大员工去打卡报到。
莫老爷为此专门去网易云搜了一下,果然..
华润:官本位思想严重+颜王
《各大房企的人都有什么显著特质?》这篇稿子一出,最开心的房企员工来自华润,因为莫老爷在稿子里边总结他们的特点是“颜值高”!于是,华润员工纷纷跟进评论道:“是的是的,我们就是颜王啊!”仔细想想看,华润现在的一把手傅育宁,确实在同行的领头人当中,外貌很拔尖了。华润给外界高颜值的印象,傅主席功劳不小啊!另外,还有不少华润员工跟莫老爷吐槽,华润薪资涨幅可忽略不计,以及官本位思想较为严重。
员工A:我前boss真的帅爆了!几个老大也帅爆了,但华润人的“帅”是属于因为才华和笃定,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秀气,华润用“秀”来形容更合适。还有就是,华润这几年颜值开始走下坡路了,好看的那拨都走了。
员工B:还在走老国企的路,虽然经常自诩为香港的公司,但普通员工有去过香港总部的吗?体验过香港工作方式的吗?很少的吧!工作流程、制度极度繁琐,一件事情在一些互联网企业两三天就能办好,在华润能干上两三个月。薪资方面,涨幅就是悲剧,华润员工必签工资保密协议,不是因为高的吓人,而是因为它的不合理,所以只能强制不允许交流。
员工C:刚进去的时候跟同行比起来,薪资算是不错的,但万万没想到,每年加薪才几百块!非业务板块混日子的人很多。官本位思想严重,明知其他部门做错了,你提出意见反而被训,说你手伸的太长。把一把手当上帝一样供着,工作办事效率取决于领导对这件事的上心程度。
员工D:内部管理者比较欣赏华为,问题是,人家华为那个奖金激励制度你又跟不上啊!
中海:有品质的“抠”
2017年上半年,中海地产净利润216.52亿港币,万科73.02亿人民币,龙湖44.1亿人民币...中海是利润王,过去薪资水平与员工实力不符,去龙湖混了一圈回来的颜建国,今年开始大刀阔斧的对公司进行改革,就包括调薪。据说今年华东区域海之子的工资涨了50%,总之,要整体慢慢摆脱中下游水平。要不然,中海的人才就要被挖空了!
员工A:中海对成本控制非常好,工程合同都来个总价包干,项目中你多做了没钱,少些东西就会秋后算账,结算给你抠,实在抠不到你,工程中就叫你帮忙,这个帮一下,那个弄一下,弄好了再给你任务,弄不好有点瑕疵全是你的责任。
业内同行:据说中海一张A4纸不双面用会被批评的,双面用过之后空白可以撕下来当便签。做中海的乙方很苦的!
中海业主:我住的是中海的房子,质量还不错,可以证明中海地产的高利润绝对不是从房屋质量中抠出来的。
华夏幸福:全年精神紧绷
华夏是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一二级联动“产业新城运营商”,ppp模式运营。其他万科、华润等都属于二级开发行列。发展非常迅猛,现在小镇火了,动不动目标就是一年几百个。挖人也特别厉害,开出的薪资极高,特别适合总监跨入到副总,副总跨入到总阶段的职业经理人空降过去。也是政府干部下海的首选企业。喜欢调整组织架构,公司内部江湖气息很浓。
员工A:公司每年都要调整N次组织架构,究竟是要哪样?还非要请麦肯锡的来装下逼格!不折腾不舒服斯基。
员工B:浓浓的江湖气息,拉帮结派,哥姐文化;浓浓的酒精气息,喝酒以及劝酒是一种工作方式,肯不肯喝是忠诚度的试金石。公司架构朝令夕改,导致中层流动性很大,倒是满足了老板对《失控》的追求。
员工C:从业务逻辑和业务思路上,华夏幸福是个优秀的企业,典型的谋而后动型,所以会议和工作营会很多。
以上是详细描述的公司,下面再简单说几家,欢迎指正:
新城控股,公司是骆驼文化;时代地产的人,每天都是艺术家;融创最狼,投资比营销更狼,不然怎么被称为并购之王;金地工资其实好低,行业内中下游都算抬举了;龙湖低调务实,猎头界最抢手不再是“中华万金”而是“中华万龙”;绿地寒碜,普通员工薪资在0.8-1.2万,经理级1.2-2.5万,总监级5-8万;绿城理想主义+产品主义;宝能只要你有本事,奖金不错;融侨、融信、阳光城、泰禾,不显山不露水;世茂,国企里边最努力的;中航里城,江湖已没有你的传说;万科就像初恋女友,一般走不到最后,但最念念不忘的永远是它...
再发一些地产猎头对各大公司以及各大公司员工的评价出来:
猎头A:我做了十三年地产HR,感受是,中海的人最好用,不是抠,而是会根据对方企业的情况因地致宜。万科的人则是上来就推倒重建。万一环境不理想,中海的人能忍,万科则是一言不合就离职。碧桂园的人加班但正能量,融创的人没温度,介绍个人连个谢字都没有,企业里都是磕磕碰碰。恒大的人特点不明显。万达能呆一年以上都是抗压指数很高的人。金地人不怎么和外部交流。不过现在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到处抢人。
猎头B:现在房企大致分两类,一类是野路子公司,快周转,高运作(碧桂园、恒大、阳光城、华夏住宅事业部、中梁代表企业) 另一类则是职业化公司(万科、龙湖、中海、世茂)然而这类企业人才基本上属于通用型人才,野路子打法则只适用部分野路子公司。
猎头C:碧桂园的人,可能就恒大比较喜欢,从碧桂园去龙湖万科华润这些,难度不小。应届生地产行业如果可以去到万科中海和龙湖的话,别的哪也不用考虑。薪资方面,万科是深圳市属国企,工资待遇必须按照上级指令操作,碧桂园、恒大、万达等作为民企,则相对更加自由灵活。
1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