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房价走势?要等这三方博弈的结果

迈点网 · 2017-11-29 09:12:30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最好的生意是低买高卖,然而何时是低点?何时又是高点呢?可行的做法就是进行价值判断,把它作为一个马拉松比赛。

  一、预测房价?就跟瞎子算卦差不多

  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威慑下,房地产市场暂时趋于理性,这个“暂时”会维持多长时间?2018年房价会呈现怎样的走势?市场目前充斥着不同的声音。

  摩根大通和穆迪是看涨派。

  11月20日,摩根大通发布《201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预计2018年全国销售量将下降6%,但由于城市人口增长、加上库存下降的支撑,平均售价将上升8%。

  穆迪在11月初的报告中也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全国库存水平仍保持健康且处于可控状态,这将支持2018年房价温和增长,尤其是一线城市。预测2018年下半年全国合约销售额将小幅下降,但房价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万科CEO郁亮是悲观派。

  郁亮最近接受了新华网的采访,他说,行业已经到了危机关头,万科计划在数年后,成为全球领先的租赁企业。

  此番言论一出,褒贬不一。有人说,万科正是因为这几年郁亮的错判,现在才被碧桂园和恒大甩在了后面。2014年,郁亮就预测房地产已经进入白银时代,开始降杠杆,放缓拿地节奏,并转型寻找传统地产以外的新增长点。同样是2014年,碧桂园、恒大、融创这三个激进的现实主义者用杠杆撬开了属于他们的‘钻石时代’。

  郁亮的反对者还有融创董事局主席孙宏斌。对此,孙宏斌怼回了一句:“万科太扯,房地产的上半场还会持续5年、10年。”

  大部分专家是中立派。

  他们的观点是,国家从来没有说过要让房价下跌,一直说的都是要平稳健康的发展。大涨和大跌皆不行,大起和大落皆不行,让房价在箱体内运行,箱体的高度将参考GDP的增长幅度。

  我们再来看看市场方面的表现。

  中国楼市正在上演着怪异的一幕:一边是去年上涨最猛的合肥开始下跌,一边是南京前几天出现万人排队“抢房”现象。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市场到底是冷还是热?让人摸不着头脑。

  上述几种声音,你说孰对孰错?

  莫老爷认为,预测房价这事,就跟瞎子算命差不多,本身预测经济就是很不靠谱的事,何况是预测最为复杂的房地产现象。谁能保证明天会不会再来个4万亿?中国房地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志强有很多“神预言”,那为何曾经在他带领下的华远却总是踩不准拿地节奏?

  尽管如此,所有的开发商和专家,最爱干的事仍然是预测房价,谁让这是老百姓和客户最爱听的东西呢!

  2018房价走势?要等三方博弈结果

  莫老爷最近频繁出差一线城市以及一些重点二线城市,与当地开发商聊的最多的话题也是房价。

  下面,就把本人的收获分享给大家。

  目前普遍认为,当前的市场是被“房住不炒”的政策威慑出来的一个“假的市场”。购买力还在,钱除了投资物业没有其他更好渠道;供需矛盾还在,尤其是一线城市;租房是帮房东还房贷的观念还无法消灭,且很难消灭。

  现在,地方政府难受,需要政绩,需要资金搞市政建设,财政收入单单指望税收肯定不行,而卖地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谁也不敢再出个地王。

  开发商也难受。前年、去年拿的地王,今年明年就要出货了,却遇上限价。开还是不开呢?开,利润受损。原本按照八万打造的项目,现在给你限到六万,谁受得了?有的甚至限到和楼面价一样,摆明让你做亏本生意。不开,那些高杠杆、高负债的激进型房企,资金链如何解决?

  中央也左右为难。一边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都找上门诉苦,一边是不能让房价继续疯涨,夹在中间。

  所以未来房价的走势,取决于这三方最后博弈的结果,但谁能现在就预测到结果呢?

  这段时间,“莫老爷”公众号后台读者咨询最多的问题就是:马上要年底了,能买房吗?2018年的房价会涨还是会跌?莫老爷的回答是:能有百分百的把握给出正确结论,专家们早就不做专家了。

  莫老爷比较赞同这句话:谁都知道,最好的生意是低买高卖,然而何时是低点?何时又是高点呢?可行的做法就是进行价值判断,把它作为一个马拉松比赛,这样早跑或者晚跑几步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真正能够看准的是一座城市的前景,以及自己的现金流。

  所以,面对当前波云诡谲的市场,最明智的做法是,选对城市,什么时候攒够首付什么时候就是上车的最佳时机,只要你不执着于追求短期的暴利,长期来看,总不会错。

  有些城市的房产,怎么投都不会错

  “有些城市”是指哪些城市呢?就是譬如深圳这种!怎么投都不会出错这种。随便列几组数据:

  1.深圳房价还有很大空间:看齐香港

  旭辉老板林中说,深圳的房价未来一定会看齐香港。

  而据Knight Frank公司提供的数据,前几天,某买家买走了位于“香港之巅”(Hong Kong Peak)Mount Nicholson楼盘两套相邻的房子,总共支付了11.6亿港元。这两套房子中较小一套卖出了5.6亿港元,按市场汇率折算,相当于每平方米售价约122.4万元!刷新亚洲房价记录。

  在均价方面,香港全市目前是10万元左右,深圳仅在5-6万元之间。而我们可以看到,最近两年开始,深圳的一些城市指标已经开始超越香港了。这样比起来,深圳的房价真的太低了。

  2.全球城市竞争力:深圳是中国第一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发布了《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2018》,测度结果显示,深圳、上海、广州、北京分列全球第6、14、15、20名。

  3.深圳是全国科研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

  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2016年,深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全社会研发投入达842亿元,占GDP比重的4.1%,接近世界排名第一的以色列4.25%的水平。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2万件,增长48%,占了全国总额的近1/2,总量超过全球第四的德国1.8万件的水平,连续13年稳居全国首位。

  科技型企业达到3万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接近1万家,预计年底将超过1.1万家,培育出了以华为、腾讯、比亚迪、华大基因、大疆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投资这样一座经济增长快,民营企业发达,政府透明开放,积极各种科研创新,年轻人口多,还不排外的城市,怎么可能错?

  4 东进战略:坪山的机会在哪里?

  选对城市已经赢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还得选准区域。

  深圳这些年一直在努力甩掉工业城市的包袱,现在已经完美转身为金融+科技+创新+服务型城市,既然是服务型+轻工业,就没有必要收纳扩容,那么在这样一座面积狭小的城市里,其实每个区域都有各自的优势。

  从物业投资角度,莫老爷个人看好东部坪山。深圳的东进战略就是因为西重东轻,属于大力补短板的平衡策略。现在宝安中心区已经涨到10万了,连福永都5万了,追求升值空间,必然东部更有机会。

  来看看坪山的机会:

  1.投入方面,东进战略政府将投入1.4万亿,这个数字是前海的3.6倍(3900亿元),龙华的3.9倍(3700亿元),罗湖的5.6倍(2500亿元),而这1.4万亿有40%将投入到坪山(共5824亿)。

  2.产出方面,坪山新区GDP增速连续五年列全市第二,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速连续五年全市第一。

  3.交通方面,政府投入170亿,打造多维立体交通网络,构筑40分钟城际生活圈。坪山未来拥有3条地铁线,14号线、16号线、19号线和有轨电车1号线。14号线会在2017年底开工,将覆盖深圳东部地区南北向交通需求走廊,是联系深圳中心区与东部组团的轨道交通快线。

  4.区域定位,尤其是坪山中心区,被规划为中小企业总部基地,基地目标打造成为坪山新区新地标、企业聚集地、坪山新区上市企业加速器和成长企业孵化器。目前入驻企业包括新宙邦和乐安居。

  5. 人口。根据坪山的十三五规划,未来坪山实际人口密度可能超过 1.2 万人/平方公里,这个数据已经超越了香港,甚至追平了首尔、新加坡、东京等国际化大都市。人口的暴涨就是需求的暴涨,像南山7000-8000人/平米公里的人口密度都已经产生巨量的住房需求。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