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焕焱:机构改革后的旅游产业有待于统一管理
自然景区管理基本明确;主题公园、住宿业、旅行社有待于统一管理。
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根据该方案,改革后,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
国务委员王勇表示,作出上述调整旨在“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一、自然景区产业管理已经基本理清
1、改革以前行政管理是三级体制
(1)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
(2)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
(3)风景名胜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置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则具体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和统一管理。
2、改革以前类型管理政出多门
(1)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由住建部管理。
(2)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湿地公园由国家林业局管理。
(3)文物保护单位由国家文物局管理。
(4)国家地质公园由国土资源部管理。
(5)水利风景区由水利部管理。
(6)A级旅游景区由国家旅游局管理。
3、改革以后自然景区由自然资源部管理
(1)、自然资源部管理新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将国家林业局的职责,农业部的草原监督管理职责,以及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管理职责整合。
(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
主要职责包括:监督管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造林绿化工作,管理国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等。
二、主题公园、住宿业、旅行社有待于统一管理
1、主题公园规模不亚于自然景区
中国主题公园数量2500多家,其中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300家左右。2016年中国主题乐园接待量约2亿人次左右,位居全球第二。亚洲游客量排名前20的主题公园中有13个来自中国。中国主题公园市场的营业收入400亿元,比2016年增长27%,预计2022年将达到900亿元。
2、住宿业的管理政出多门
没有全覆盖的行业管理,更没有全行业的数据服务。住宿业的服务对象包括商务活动者、旅游者、社团活动者、公务活动者,等等,因此无法以单一对象为依据归口管理。首先需要统一行业归属,目前国家旅游局、商务部称饭店;证券界称酒店(搬用香港命名办法,有客房为酒店、无客房为酒楼);统计局称旅馆;政府文件称宾馆;民宿、共享经济等等层出不穷。赵焕焱估算住宿业年营业收入4585.62亿元,其中星级酒店2028.95亿元,建议以客房为行业标志实行住宿业全覆盖统一管理。
3、线上线下旅行社必须统一管理
全国旅行社有2.8万家,资产总额1300亿元,年营业收入5000亿元。
附:赵焕焱近期发表观点:
2018年3月14日,《旅界》吕丽娜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将成立”文章中引用了华美顾问集团首席知识官、高级经济师赵焕焱的数据和观点如下:
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高级经济师赵焕焱看来,本次国家部委的合并非常有利于文旅产业和消费产业的协同发展。如今的旅游产业,包括度假旅游、养生旅游、医疗旅游、包括特色小镇等等,其实都需要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融合。本次合并“能够帮助旅游业从‘消费产业’更好更快的向‘幸福产业’转型,更利于提升中国软实力。”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