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价格红海” 到 “价值蓝海” ——昆明花之城豪生国际大酒店的转型探索

迈点网 · 沈翊专栏 · 2025-06-25 15:23:56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将酒店从“住宿供应商”升级为“城市文旅体验枢纽”。

酒店行业面临价格混战与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昆明花之城豪生国际大酒店(以下简称昆明花之城豪生)通过一系列创新策略,正在探索一条从“价格红海”向“价值蓝海”的转型路径。首先是经营理念的颠覆性升级——酒店管理层提出“跳出酒店看酒店”的战略思维,以“价值补偿论”替代传统“成本竞争论”,简言之即酒店锚定自身价格定位,以该价位为基准优化产品配置,确保在同价位区间内成为性价比标杆,做到最强。回归商业本质,这恰恰就是昆明花之城豪生最犀利的锋刃。拒绝陷入“低价揽客-压缩成本-服务缩水”的恶性循环,进而通过组织变革(人力资源结构性优化)、战略转型(以优势抓风口)、产品再造(客房+情绪价值),将酒店从“住宿供应商”升级为“城市文旅体验枢纽”。

本文主要从昆明花之城豪生在数字化赋能人力转型、价值创造与战略转型两个主要方面的核心举措,为其他酒店企业提供应对市场变革、克服“内卷”的经营之道,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一、数字化赋能人力转型:构建效率与价值双增长引擎

今年酒店市场总体情况如何,众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这个大环境里,昆明花之城豪生必须学会“用最简单的结构去适应最复杂的环境”。比如,结构上进一步轻量化,以对冲盈利的下降;重新评估各个岗位存在的必要性,从一人一岗转变为一人多岗;结构扁平化,一线决策权下放,成立小团组快速反应部队,甩掉中层管理岗的包袱。进化的原则是“用最简单的结构去适应最复杂的环境”。数字化的时代,昆明花之城豪生将“数字化转型”与“人力结构性优化”深度融合,以技术基建为支撑,数据智能为驱动,打造“技术替代基础劳动、人力聚焦价值创造”的高效运营体系。

通过以下措施,昆明花之城豪生实现了月均用工人数减少9.97%、人工成本节控10.75%,在相同业绩下人工效能提升11.07%,破解了行业“增效必增员”的管理悖论。

1、全链路数字化基建筑牢转型底座

搭建“管理-员工-顾客”三端在线平台,形成技术赋能人力的数字神经网络:

员工端:智能工具重构服务流程,如部署智能派单系统与实时共享数据,减少了25%左右的内部沟通成本,客房清洁、会议接待等任务响应效率提升18%;人力资源中台实时监控各岗位负荷,考勤排班效率提升11.4%,人力浪费现象减少 8.3%。

顾客端:通过自有小程序实现“服务-体验-评价”闭环,前台自助入住机承接近50%入住办理,单班次电话咨询下降近 40%,服务重心从机械操作转向提升温情关怀等情绪价值服务。

管理端:利用数据模型驱动科学决策,客群分析模型精准定位,实现“数据采集-需求洞察-服务优化”的闭环。

2、技术替代与岗位重构

通过送物机器人承担大体量夜间配送任务,借助住客服务需求智能系统精准匹配当班楼层服务员,大幅缩减沟通环节的时间损耗,同时实现服务人员做房时维修问题在线提报维修工单等一系列数智化创新举措,客房基础服务人力得以压缩13%左右。以自助设备替代近40%的重复性劳动,将释放出的人力转型至金钥匙服务等价值岗位,专职开发个性化服务项目,推动服务能级向高附加值领域跃升。

这种“数字化基建筑牢效率底座,人力结构聚焦价值创造”的深度融合,不仅实现了“减员增效不降质”的管理目标,更重塑了酒店人力资源的角色定位——从“成本负担”转化为“数据驱动的体验创新引擎”。

二、认知重塑:从“价格博弈”到“价值创造”的底层逻辑革新

1、精准捕捉深层需求:从“睡眠容器”到“文化充电站”的功能裂变

针对商务、旅居客群在旅途中普遍存在的“碎片化时间闲置”与“自我提升需求”,昆明花之城豪生突破客房功能边界,联合帆书(原樊登读书)打造“云上书房”主题客房,将38㎡住宿空间转化为“知识获取场、文化沉浸区、效率提升舱”,实现从“睡一晚”到“充次电”的价值跃迁。这种对客房功能的“学习化赋能”,本质是对客群深层需求的精准解码——当商务客在差旅中不再困于“酒店只是睡觉的地方”,当旅居者能在异地持续自我提升,住宿便超越了物理空间的意义,成为“移动的知识节点”。

酒店需要跟上时代,过去一提跟上时代就意味着改造,可目前成本压力之下如何做?关键在于回归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寻求差异化突破。以昆明花之城豪生的经验来说,就是要聚焦目标客户群,提供完整的价值体验,绝不要东施效颦,沉迷于表面模仿,浅尝辄止地 “抄作业”,盲目跟风终将沦为行业差生。

2、战略转型破局客群困局:锚定云南旅居风口的价值生态重构

面对传统客群结构单一的行业挑战,昆明花之城豪生以“跳出酒店筑生态”的战略思维,精准卡位云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热潮,依托6000㎡南亚芳香植物资源圃、3000㎡中法香料贸易博物馆、5000㎡FUN 星球亲子乐园等文旅综合体优势,构建“气候康养+文化沉浸+适老旅居”的差异化产品矩阵,破解客源依赖难题。

打破“纯住宿”定位:将稀缺气候资源与在地文化IP转化为核心竞争力,针对候鸟旅居群体,重磅推出“花之城旅居众创基地”,深度研发“康养理疗+非遗手作+社群社交”复合产品。

延长客群停留天数:适老客房配备健康监测设备,开设普洱茶艺品鉴、民族文化体验等文化课程,配套植物园晨练、课程学习、康体运动等社交场景,使客群平均停留天数延长至7.5 天,有效填补客群淡季缺口。

这种“价值补偿论”的创新实践,通过将客房空间从“租赁容器”升级为“旅居生活方式载体”,在云南旅居热潮中筑起独特壁垒。

当住宿不再是唯一答案,场景才是增长的源代码。昆明花之城豪生通过经营理念的颠覆性升级、数字化赋能人力转型以及从“价格博弈”到“价值创造”的底层逻辑革新,探索了一条从“价格红海”向“价值蓝海”的转型路径。昆明花之城豪生的实践不仅为酒店行业提供了跳出内卷的新思路,更证明了当住宿空间成为文化容器、生态枢纽、情感纽带时,传统酒店业能够在新赛道上焕发新生。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当内卷到极致时,要么练就绝世神功,要么被迫另辟蹊径。而这些过程,才真正催生出一个行业的进化和迭代。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