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迈点网 · 斯年 · 2023-03-07 09:40:02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紧抓政策利好,有效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依然是2023年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工作重心。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针对住房产业,工作建议:“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再次成为政府工作重点。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满足居民不同层次、多元化的住房需求。

微信图片_20230307093641.jpg

  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第一次明确了国家层面住房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提出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近几年,中央和地方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保租房公募REITs也实现落地。

  仅2022年,国家重要会议和重要政策内容中提及保障性租赁住房12次,内容涉及供给、金融支持等各个方面。平安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后续在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同时,相关金融支持力度亦有望持续加强。

  日前,央行、银保监会近期公开征求意见的《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就创造了极富想象力的空间,为租赁住房项目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全周期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体系。

微信图片_20230307093649.jpg

  新市民、青年人仍是核心对象。政府报告强调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将工作重心直接聚焦于我国住房体系短板,致力于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据中国银保监会披露,目前在各省市县区,新市民约有3亿人,且分布不均衡。这部分人群的住房问题主要通过保障性住房来解决。

  十四届全国政协共青团和青联界别委员、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部长岳伟提交了《加强青年公寓供给破解青年租房难题》的提案,建议推动青年公寓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成为解决青年人住房的标志性专属产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委员建议优化住房金融服务,在人口净流入大中城市构建保障多层次、产权多元化的住房供给体系,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的住房难题。

微信图片_20230307093653.jpg

  作为中国住房双轨制重要组成部分,住房保障体系构建至关重要。结合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在住房租赁模块,中央和地方政府仍将出台一系列措施,助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2月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翟波撰文表示2023年,督促各地按时完成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和棚改安置住房360万套(间)的计划任务,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并将启动住房法的立法研究,推动《城镇住房保障条例》的立法进程。

  地方层面,多个省份已经发布了2023年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筹集目标和计划。整体来看,今年保租房筹集规模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推进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群体的住房需求,促进“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加快建立。

  因城施策环境下,紧抓政策利好,有效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依然是2023年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工作重心。


2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