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居姚国梁:智能化开启下半场,酒店进入数字升级新周期

迈点网 · 曹沁 · 2022-03-03 15:28:15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智能化应用是酒店数字化的新引擎

中国酒店业进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全新阶段,而在疫情的助推下,智能化应用已经成为酒店升级改造的刚需。据不完全统计,89.8%的酒店集团在2020年增加或维持了科技创新投入比例,多数信息化系统和智能技术应用均有增加。全国主要城市的酒店客房智能化改造市场规模已超1000亿元,且每年智慧酒店数量保持20%左右的增长。在此背景下,酒店智能化也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在2022年3月3日,由商业空间产经研究媒体-迈点网联合河南省旅游饭店协会共同举办的“河南省旅游饭店协会&迈点2022酒店数智化转型及双碳目标高峰论坛(全国巡回—郑州站)”上,未来居西北区域总监姚国梁以《酒店智能化未来发展趋势》为题,展示了酒店智能化的下半场将走向何方。

 图片1.png

未来居西北区域总监姚国梁

1、概念重构,酒店智能化多层含义

伴随着智能化在酒店产业中的应用,任何人都能对酒店智能化这一概念解读一二,但消费升级和需求升级也意味着酒店智能化需要重新定位。对此,姚国梁认为酒店智能化是融合了智能软硬件、设计、服务三要素,可以帮助酒店在升级、增收、降本等全方位的升级方式,同样也是酒店数字化的核心引擎。

 图片2.png

而从目前来看,酒店智能化仍是以体验为主。比如酒店智能化当前的主流功能是包括自助入住、无卡开锁、空调控制、电视控制、窗帘控制、语音控制等在内等无接触控制功能,其主要目的是打造智能化场景,优化消费者的入住体验。智能化的核心在于两点,其一是体验功能,即利用数据连接消费者的感知,让其感受到贴心的服务;其二是参与角色,即以用户为核心,利用智能设备打造个性化的环境和服务;二者结合才是消费者住宿过程中触达用户的唯一高效途径,也是酒店整体数字化的核心引擎。

2、酒店智能化与消费需求的错位

不得不承认的是,酒店智能化发展到今天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很多智能化应用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对此,姚国梁举了3个案例重现酒店智能化的困局:首先是酒店自助入住系统,这个原本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节省前台办理入住的人力成本的设备,在投入之后使用率并不高,很多客人依然习惯于在前台办理入住;其次是酒店的语音控制,伴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智能音箱等为代表的智能产品也成为酒店智能家居的重要承载者,但从实际来看,高端酒店并不需要语音终端,而商务客人也并没有实时语音控制的需求;最后是送物机器人的使用,根据不少反馈,很多消费者认为送物机器人无法让客人感受到酒店服务的贴心和温暖。

 

图片3.png

迈点注意到,这些案例背后实际上是酒店智能化应用与消费者需求的错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对于智能化的认知和需求也有着一定的区别,当这些差异性需求反馈在酒店体验中,对于酒店智能化升级应用也是个极大的考验。

那么在此背景下,酒店应该如何选择智能化应用?姚国梁认为酒店的智能化改造既要寻找最大价值点的核心,也必须远离最大风险点。前者的关键词在于功能丰富、经过海量验证、有品牌影响力和高性价比,而后者则更聚焦于安全和稳定。

以未来居酒店智能化产品为例,其就是聚焦于酒店用户需求自主研发核心软硬件,并结合小米AloT海量平台设备,复用小米供应链提供高性价比整体方案等来打造安全稳定的酒店智能化产品体系,推动酒店智能化进入升级阶段,匹配不同层级的消费者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正是酒店智能化进入下一阶段的基本雏形。

3、从体验到运营,酒店智能化下半场

在与疫情相伴共生两年后,中国酒店业已经进入了与疫情和平共处的第三年。如今各地疫情并未完全消退,全国各地依然显现出疫情点状爆发的态势。而对于酒店来说,智能化改造依然是一件正确但漫长的过程,而从当下出发,未来的酒店智能化产品体现的核心趋势在于酒店的智能化产品将从重体验逐步转化为重运营。

实际上,目前的酒店智能化依然聚焦于智能产品的应用,但这并非数字酒店的核心。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但酒店集团或品牌将数字技术融入酒店的运营管理体系中,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测、多维测算能功能提升酒店的运营效率,从而达到酒店的降本增效。

这一点也体现在酒店公共区域智能需求的进一步提升。过去的酒店智能设备的应用更多的是在客房场景中,但是公区的智能化应用并不明显。姚国梁提出未来酒店智能化在酒店公共区域的应用可以表现为打造安防智能系统、运营管理前台联动、全楼灯光后台统一检测管控、能耗管理等,真正做到动态检测,保证酒店全方位的智能化运营。

在演讲的最后,姚国梁认为从本质上来说,酒店智能化的目的在于不仅要帮酒店赚钱,更要帮业主省钱。


18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