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林波:中国餐饮业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
中国饭店2013年会暨第十三届中国饭店全球论坛于今日在广州盛大召开,迈点网记者全程报道。中国社科院财经院副院长教授做专题报告。
(迈点网 叶燕朋)中国饭店2013年会暨第十三届中国饭店全球论坛于今日在广州盛大召开,迈点网记者全程报道。中国社科院财经院副院长荆林波做专题演讲。
以下是他的精彩发言——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副院长荆林波
非常荣幸有机会跟大家介绍我的研究内容。我的汇报实际上分四个方面,主题报告会在《中国餐饮蓝皮书》中予以展示。周围的餐饮行业保持了高速的增长,从过去的十年数据来说,已经破千亿、破万亿元,最近保持二、三千亿的增长幅度。
中国第三产业中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住宿和餐饮业的比例在第三产业中的比例是逐渐下降的,反过来说餐饮业和住宿业跟其他的第三产业相比,发展速度并不是增快的。
餐饮产业状况。2011年我们的统计进行了新的变化,餐饮和住宿分开统计,分项统计后,餐饮的增长速度在逐渐的下降,到去年增长速度已经从18%跌落到13%,从全社会的销售额来看,餐饮速度低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的总额,我想提醒大家的是,餐饮业的同仁,适应较高速度的增长之后,接下来的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要适应相对中速地增长,正像中国的GDP在过去30年和最近10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未来要保持8%速度增长,这是行业领袖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的前景是怎样的,刚才介绍了GDP增长的速度,目前进入新的增长,就是8%上下的增长。
持续增长四十年不易,历史上各个国家可以保持7%以上的速度为数不多,中国能够再保持这样高速增长的期限是20年,也有人说是15年,各种各样的预测是非常多的。
中国消费率可以保持多高,实际上中国的消费率跟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消费率是非常低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消费力是节节下降的。
国际大牌机构对中国经济今年和明年的预测,大多数人并不看好今年,认为明年的数据比今年更高,今年仍然是调整和恢复期。比2012年相对好一些。
收入倍增计划。“十八大”报告中没有用这个词,历史上日本最先提出了收入倍增计划,对中国餐饮产业的增长有利有弊,有利是说消费支出增长,不利的一面说人工成本是不断的增长,收入增长是双刃剑。[page]
城镇化的比例
去年达到了52.6%,跟其他很多国家相比,包括金砖国家相比,我们仍然有很大的缺口,未来20年保持每年1%的速度增长,这是很大的推动力。背后影响中国餐饮行业的就是消费升级,温饱型之后,小康社会的建设,享受型社会的到来,可以想象餐饮业的增长,也要想象到80、90以及00后的消费趋势,他们的特点是消费个性化、月光族、信贷消费,跟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模式是不同的,将会改变中国的消费主体。
对于行业来说,以上是有利的一方面,不利的一方面是六项规定,六项禁令风暴,这一风暴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高端餐饮产业的影响是30%,甚至有的餐饮企业说影响是一半以上。今年春节和元旦的退单率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家对风暴的影响可以持续多久没有底,我认为影响是长远的。
餐饮行业的特点是四高一低,“高税费、高人工、高食材、高房租”,四高的背后,我们的利润在逐渐的摊薄,低利润,而且不可控的因素越来越高,尤其是上游食材的不安全会渗透到下游,消费者自主意识的崛起,也给餐饮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餐饮企业承担了很多社会的责任,有的不是自己企业所控的。
人工成本
最近六到七年人工成本的数据,招聘普通的服务员的月薪接近3000元左右,这样的成本使得很多企业的成本降低。餐饮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第一个应对是对自己的企业要进行新的定位,我们必须应对碎片化时代的来临。收入人群两极分化严重,提供餐饮企业的中端、高端越来越多,碎片化需要不同的模式嵌入,高端定位向下发展,市场上很多主流的高端餐饮企业都在走大众化的道路,正在进行并购或者是多业态的发展。
大多数企业开始选择连锁化的道路,连锁集团成为行业最主要的驱动力。连锁的门店、平方米、餐饮数增长的幅度都是明显的。具体来讲,连锁是直营还是加盟,每个企业的回答是不同的。数据显示,直营店的效益远远高于加盟店,平均直营店的人均销售营业额是接近15万,加盟店的销售只有9万元左右,每平方米的营业额直营店是加盟店的一倍,直营店达到1.5万元,加盟店是0.7万元。
百强企业的主要特点,现在一半以上的企业超过了10亿元,集中度往上集中,目前的数据是8%,跟国际和国外产业集中度相比差距比较大,国外在20%到30%,甚至40%。连锁化的背后,发展的路径就是标准化。在座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标准化就是我们都需要做的服务,产品的标准化,质量体系保障、服务质量标准、后勤保障、职业操守等等。[page]
服务程序体系
大多数企业有规范的流程,这里不多讲了。
一体化: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多元化“跨界”,前向一体化就是上游,将上游的供应商,原材料、食材进行并购,例如跟农业、种养殖业一体化。后向一体化就是服务对象,CIR一体化,跨界就是进入房地产和投资领域,这方面已经进入了资本市场。
进行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进行整合,跟供应商、潜在的竞争对手、潜在的进入者乃至服务客户进行战略定位,也就是说,无论哪个企业进行了重新定位和战略定位后,必须要突出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锁定成本—降低成本
很多的企业降低成本是跟职业学校建立联系,自己培训基地。原材料成本降低,签订购货合同,建立自己的基地,几个企业联合采购。
现场管理成本:减少服务人员,更多资助服务,加大服务人员工作强度。很多金融机构、保险机构提供了很多的产品供企业选择。
降低制作成本,利用中央厨房的做法,合谷中央厨房进展非常快,通过中央厨房加工和配送。
嘉和一品投产的第三代中央厨房,占地28000多平方米,可以支持300家门店的菜品供应。包括肉丁和分装机等等。
信息化,这是很多企业需要关注的话题,去年关注的话题是第三次工业化革命,大家都在说3D打印机都可以打印出牛肉了,餐饮企业应该做什么,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我们不是想一下子跳到大数据时代玩数据运营,现在是如何集成内部的信息系统,如何利用互联、互通做好移动管理,很多酒店和餐饮企业引入触摸屏的点菜方式,大家需要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天猫商城与淘宝集市超过191亿元的销售速度,因此我们是全球最大互联网国家,手机拥有量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这一市场我们要予以关注。
未来是人机合一、移动社区,点对点的互动共赢的模式,最新的模式是帮助在座的各位点菜,用手机直接选定餐厅位置,直接下单和在手机上运用,可以大量的压缩自己的成本。
金百万在北京建设了CRM客户关系会员网络,这种方式很多企业可以接见。
老字号的庆丰包子铺,制定自己三位一体的监督模式,随时降低库存量。
无论是怎么改造,餐饮企业的出路在哪里,一定是围绕核心顾客,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只有顾客的满意度,重复购买力提高后,餐饮企业才会做得更大更强。
一句话,这个市场的走向,没有萧条的产业,只有萧条的企业家,更有胆识、更有创造力和实干精神的企业家才会使产业做得更大更强,祝企业家走在康明的大道上,所有的路都在企业家的脚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