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加盟做减法可行吗?
非标准、轻资产连锁酒店品牌成为行业新趋势,那么,如何在资产、物业做减法的同时,不影响运营管理质量、不降低门店收益与用户体验?
曾几何时,自持或租赁物业是酒店发展的基本路线,而随着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物业成本不断高涨,导致了高投入、低溢价等不良后果。在探索中,多家酒店集团通过部分“减法”措施来寻求突破,比如适当降低加盟费用、淡化中央集权、适当增加门店自主权……由此衍生了非标准、轻资产等新的酒店加盟模式。
每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生往往都伴随着质疑,为酒店连锁化做“减法”也不例外,无论业内还是业外,总充斥着这样的声音:特许经营做减法,会不会让某些因素超出把控、最终影响连锁化成果?
除了成本加,其他都在减,减法势在必行
追求利润是每个企业经营的本质,而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物业、人力以及各种物资的成本频繁上涨,导致酒店经营“压力山大”,而要想获取利润最大化,基本保证就是减少成本。

尤其对于酒店市场来说,连锁化向存量要发展,已是未来必然之态势,而要想整合资金势力最为薄弱、各项优势几乎尽失的存量数十万单体酒店,以“减法”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创新双赢模式,更是势在必行。
在我国,几大著名的酒店集团已经开始布局“减法”战略——锦江之星通过减少大堂面积、酒店附属设施、房间内部装饰以及房间面积等,从企业内部最大化压缩成本;尚美生活(原尚客优),创立了“零改造、低费用”的互联网连锁品牌A&A Room,加盟商不需改造、取消多项繁杂收费名目,是业内著名的超轻资产品牌;如家还启动民宿运营,以合作形式纳入旗下品牌,且只收取品牌服务费,免收加盟费和其他费用;……
可见,通过做减法提高酒店起跑线,各大集团都已在行动。
单纯做减法可行吗?有加有减才是正道所在
减法的“度”如何把控?是否只要降低成本就万事大吉了?据市场调查显示,很多连锁酒店尝试取消原本普遍供应的“6小件”,虽然价格进一步让利,但却缺少了便利性,可见,非理性的“减法”并不可行。
酒店可在“减法”控制成本的同时,增加对门店的运营管理支持、统一配送必备物资,来提升用户粘性、保障门店收益。如A&A Room不更新门店装修,却输出千万级会员体系、智云PMS系统、定期指导培训等运营管理配套支持,来增强品牌吸引力。还有一种方式,是酒店集团联合开办酒店管理学院,为酒店业主或从业者打造特训班,从而以较低成本提升酒店管理者运营能力。

在这其中,互联网潮流之下的共享思维必不可缺。加盟双方应弱化甲方乙方属性,增强联盟、合作态势,一方面根据实际状况降低加盟费用,如如家的民宿运营计划;另一方面可提升收益分成比例,如A&A Room推出会员发展AA制,通过合作酒店自身发展的会员来增加其订单分成收入;……
这一切,显示酒店行业在做“减法”的基础上正在导向创新、有利的未来走向。更多减法之下的变革模式,有待行业继续摸索前进。总之,在大特许经营的概念下,如何合理地运用加减法则、来让酒店行业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是整个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