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计划 | 天港公益基金橙计划2018再出发

天港酒店集团 · · 2018-05-02 18:30:25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橙计划”的帮扶对象被称为“橙长之星”,志愿者则被称为“橙子”。旨在用一抹温暖的橙色照亮希望,为孩子点亮一条不一样的成长之路。

  日前,天港公益基金“橙计划”开展一年一度的走访工作。此次“橙计划”走访了云贵地区4户留守儿童家庭。爱心“橙子们”精心准备了礼物和“橙长之星”父母的采访视频,为“小候鸟们”带去远在宁波的父母的牵挂与关怀。

  值得一提的是,“橙计划”第一支贵州志愿者小分队正式成立。这支分队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王兴骥所长为首的爱心人士组成,这突破了之前志愿者大多在宁波,与孩子只能远距离沟通的局限,让这抹橙色更贴近孩子身边。另外,参与此次走访的还有来自北京的七旬退休干部,“橙计划”的志愿者们,从全国各地带着橙色光芒在聚集。

  3天,2000多公里——橙计划在路上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与老人在老家相依为命,这组成了一个常见的留守家庭。“橙计划”聚焦服务行业的孩子们,因为我们知道,在大多数家庭团聚的时候,往往也是服务业从业人员最繁忙的时候。孩子们年纪小小,却是整年整年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

  腼腆、沉默而又敏感,是大多数留守孩子的样子,能有多一点的时间和父母在一起,往往是他们共同的奢侈的心愿。“想跟爸爸一起洗衣服。”江涛的心愿让人心疼,去年的快乐体验营时,一边分担爸爸在酒店布草房的工作,一边还能聊天,于江涛而言,已是短暂的相聚时光里最快乐的记忆。

  在与老人生活的家庭里,孩子能得到的关注并不多,因为一个“留守家庭”里,可能并不只有一个留守的孩子,而除了照顾孩子,老人们还有繁忙的农活要做。在相对封闭的农村,在原本应该无忧无虑的年纪里,父母的离异,往往给孩子的内心造成更大的缺口。辰枫拘谨、沉默、甚至有些厌学。佳阳呢,热衷网络,更甚者把外婆卡里的6000千多元打赏给了虚拟的世界。

  对于他们,责怪还没说出口,心疼却已经流露不止。

  2地,2000多公里——只要心不远

  承玥的豁达乐观,让这一次的走访也开朗起来。她像我们的小导游,口齿伶俐,自信大方,眼睛会发光。我们了解到,她在学校表现出色,成绩优异,在家孝顺谦恭,经常帮奶奶做家务。这个和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每天都会跟爸爸妈妈煲电话粥。一天一通电话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两通,甚至三通四通。

  事实上,第一个向橙计划展示出留守家庭亲子间沟通顺畅无碍的是孙豫豪,同样的自信乐观,学习能力很强。他们与父母之间亲密的沟通方式,也成为促进橙计划“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的一大因素,为解决父母与孩子沟通问题提供了模板与方向。

  留守,从来怕的不是距离的留守,而是心灵的留守。

  8年,大半个中国——心“橙”则行远

  “橙计划”隶属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旗下,是天港公益活动的核心项目,它聚焦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留守儿童,围绕“助学”、“成长辅导”、“快乐体验营”三大主题,衍生出“留守家庭亲子关系双向教学”、“志愿者培训管理体系建立”及“留守儿童专项研究文化传播”三大延伸领域,最终打造成一条“企业发起,政府扶助与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全领域参与的完整公益生态链。2011年正式推出,帮扶对象范围辐射大半个中国。

  “橙计划”取意冰心笔下《小桔灯》,“橙计划”的帮扶对象被称为“橙长之星”,志愿者则被称为“橙子”。旨在用一抹温暖的橙色照亮希望,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门,为孩子点亮一条不一样的成长之路。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