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山刘海峰:从网红流量走向价值沉淀,构筑景区长效发展新路径
从经营风景走向经营体验,从售卖资源走向塑造品牌。
2025年11月20日,第五届迈点文旅景区运营盛典在文旅行业年度盛会「2025迈点文旅节暨最佳东方人才周」上隆重举行。本场盛典围绕景区创新发展、体验升级、业态与产品、数智与营销等核心话题,通过标杆景区、运营操盘手、文旅营销专家的精彩案例与经验分享,探析当下景区新路径、新体验、新增长。
在盛典上,江西武功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峰发表题为《从流量高地到价值沃土:探索武功山长效发展的底层逻辑与实践路径》的主题演讲,分享武功山从网红景区迈向长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图注:江西武功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峰
刘海峰强调,“唯有构建可持续性的价值内核,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效发展。”为此,武功山以“云中草原、户外天堂”为品牌核心战略,构建了营销创新、业态融合、服务升级“三位一体”的战略发展体系,其本质是从经营风景走向经营体验,从售卖资源走向塑造品牌。
一、营销创新:从“让人看见”到“让对的人向往”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刘海峰认为有效传播是景区发展的关键引擎。武功山坚持“渠道赋能、内容引领、精准触达”的营销战略,核心在于实现从“让更多人看见”到“让对的人向往”的升级。
一方面,构建全域宣传矩阵。武功山将不同内容平台视为具有独特文化和用户画像的“数字城邦”,拒绝简单的内容搬运。在抖音,聚焦视觉冲击,打造日出、云海等爆款短视频;在小红书,通过详尽的夜爬攻略、装备清单构建可信赖的决策支持体系;在B站,培育深度内容与社区文化,推出徒步VLOG等长视频。目标是成为每个平台上的“原生内容创作者”。
另一方面,推进精准人群触达。武功山深耕高校圈层,在全国200所高校发展武功山户外社团作为“校园大使”;同时构建属地化营销网络,联合重点客源地旅行社与媒体,并建立素人、达人资源库进行系统化培训与流量扶持,实现近百亿次的精准播放,有效推动市场转化。
二、业态融合:从“靠山吃山”到“点山成金”
刘海峰介绍,武功山在业态融合上完成了根本性转变,即从“靠山吃山”的资源逻辑转向“点山成金”的品牌逻辑,推动景区从单一门票经济向复合型、体验型消费目的地升级。
一是深化品牌IP认知。成功举办18届的武功山帐篷节,已从4000人的聚会发展为每年40万人参与的户外狂欢。通过打造中国最美徒步穿越路线、规划十大主题露营地,使“躺看银河跨草甸”成为标志性场景,每年超过60%的游客专为户外体验而来。二是深化产业协同发展。武功山主动打破景区围墙,积极融入萍乡市“中国辣都”、“工业摇篮”的城市品牌肌理,践行“登一座山,逛一座城”的理念。通过线路互通、营销联动,实现游客共享与停留时间延长,形成了景区与城市相互赋能、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服务升级:夯实景区发展新根基
武功山始终秉持“游客第一”的服务理念,构建了“基础服务有保障、特色服务有温度、智慧服务有效率”的三维服务体系。
在基础服务方面,追求安全与高效,持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外骨骼助力设备、无人机应急救援系统,设立24小时“特种兵”服务驿站,已接待游客约80余万人次,送出姜茶、矿泉水50余万杯,游客满意度提升至96%。
在特色服务方面,注重温度与共鸣,推出“无痕山野”行动,升级“绿色银行”机制,以“捡垃圾换奖牌”吸引7.93万名游客参与;免费提供拍摄四件套及专业指导,每年为游客拍摄超30万张“青春大片”,以情绪价值提升满意度与传播意愿。
在智慧服务方面,聚焦体验与创新,与支付宝合作推出“碰一下”入园,智慧步道电子登顶证书领取率达90%,打造专属“爱旅游”助手实现行程定制、门票预订一键直达,让旅游更轻松。
写在最后
“我们深知文旅没有终极答案,只有永恒的探索。”刘海峰表示,武功山的实践是中国众多景区在新时代寻求突破的缩影,愿与业界同仁一道,共同推动中国文旅从资源驱动走向创新驱动,从流量高地走向价值沃土。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