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榆林:从资源优势到友好城市的文旅新篇章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的报告《欣逢文旅新时代,谋求榆林大发展》,为榆林文旅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和策略。
2023年以来,中国文旅产业站在了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中国的旅游界正在酝酿一场巨大的变革。随着市场格局的不断演变,旅游从规模的扩张迈向质量的提升,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的报告《欣逢文旅新时代,谋求榆林大发展》,为榆林文旅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和策略。作为榆林市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员工,我们应当深刻领悟报告精神,以创新的姿态和务实的态度,推动公司在文旅新时代中实现更大跨越。

Part.01新格局的诞生:变革与机遇并存
魏小安的报告生动描绘了当前旅游市场的变化轨迹,揭示出“观光与体验并行,文化与时尚共舞”的新趋势。从西安的沉浸式“大唐不夜城”到淄博的烟火气息的烧烤文化,再到哈尔滨的全季友好体验,这些城市通过“老树开新花”,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打造出新型文旅消费的标杆。新格局之下,榆林应当顺应潮流,敢于创新,勇于探索,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和体验,撬动文旅发展的新支点。
在新的文旅时代,榆林不能仅仅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而是要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游客乐于体验的产品,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榆林不仅有壮阔的黄河,有绵延的长城,有神秘的毛乌素沙地,还有蕴藏千年的文化遗产。要让这些“山川河流诉说故事,让历史遗迹焕发光彩,让大漠黄沙展现奇迹”,才能使榆林在文旅市场的风起云涌中脱颖而出。
Part.02扬长避短:把握优势,化解短板
报告中,魏小安深入分析了榆林的优势与短板。榆林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草原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既是文化交融的枢纽,也是资源富集的宝地。这些优势为榆林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的榆林文旅也面临着“内容丰富却缺乏亮点,资源丰富却缺乏创新,文化多样却缺乏主题”的问题。这些短板不仅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城市的品牌形象。
要扬长避短,榆林应当“以时尚为笔,以创意为墨,以科技为引”,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开出现代文旅的花朵。借鉴迪拜和阿布扎比的成功经验,通过“时尚+文化”的深度融合,使榆林的自然景观成为文化表达的舞台,让游客在观赏景色的同时,体会到文化的厚重和情感的共鸣。比如,在毛乌素沙漠边缘打造“沙海星空”体验区,让游客在沉浸式的星空下,聆听古老的丝绸之路故事,与黄沙共舞、与星辰对话。

Part.03三大转向:体验、目的地与场景的全新追求
魏小安报告中提到的“三大转向”策略,犹如为榆林文旅发展绘制了一幅清晰的蓝图。首先,从单一观光向综合体验转向,榆林应当追求“多感官的沉浸、多维度的参与、多层次的体验”,为游客提供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全方位享受。其次,从传统景区向旅游综合体和目的地转向,将单一的景区打造成“生活的体验场,文化的展示窗,历史的时光隧道”,使之成为游客长久驻足的理想地。最后,从景观建设向场景营造转变,构建“空间、氛围、情感”的多重场景,通过场景化体验,让每一位游客在榆林的山川河流间获得心灵的共鸣。
场景化发展的核心在于“场、景、情”的完美结合:场,是空间的营造,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汇之地;景,是氛围的营造,是自然景观与文化符号的融合之美;情,是心灵的触动,是游客在体验中情感的升华。榆林应在这些方面下足功夫,用创意点亮文化,用科技渲染体验,用服务温暖游客,让每一个场景都“好看、耐看、回头看”。
Part.04文旅融合的新模式:创新驱动,科技赋能
报告还指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意+科技”的双轮驱动。榆林要实现从“资源型旅游”向“创新型旅游”的转变,不仅要开发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更要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产品的互动性和延展性。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偏好,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重现榆林古城的辉煌历史;借助智能导览系统,打造全新的沉浸式游览体验。
此外,榆林还可以通过“轻资产、重服务”的模式,聚焦“精品小项目”,实现“花小钱、办大事、创大效”。将传统的文化节庆活动与现代的时尚元素结合,打造一系列“小而美、小而精”的旅游IP,如“浴雪波罗”“长河落日音乐节”等,使榆林不仅成为游客的打卡地,更成为令人流连忘返的心灵栖息地。
Part.05建设友好旅游城市:细节见真章,服务暖人心
报告中提出的“友好旅游城市”理念,既是对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总结,也为榆林文旅发展的未来指明了方向。要建设一个真正的友好型旅游城市,不仅要提升旅游硬件设施的质量,更需要在服务、环境、文化氛围等多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做到“温情细腻、真诚友善”。榆林应立足“细节见真章”的理念,从多层次、多角度推进友好旅游城市的建设,让游客在每一次的旅行体验中,都能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每一条街巷的转角、每一个景区的入口、每一个服务的瞬间,都展现出城市的友善和温情。
建设友好旅游城市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提升和服务质量的改进,更是一个城市在文化表达、环境营造和人文关怀上的全方位努力。榆林要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潜移默化地提升旅游体验,以“暖人心”的服务吸引八方来客,真正实现从“走马观花”到“深度体验”的转变,让每一位游客都在榆林留下美好的回忆。通过友好城市的建设,榆林必将成为游客心目中的温情之城、幸福之地。
这场报告为榆林旅投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面对文旅产业的新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始终保持“改革创新的激情、勇立潮头的斗志、攻坚克难的决心”,以文化赋魂,以创意为翼,在转型升级中书写榆林文旅发展的新篇章。只有如此,榆林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名城,实现文旅产业的高质量飞跃。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