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旅游服务业人力资源白皮书》正式发布,七大平衡之道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文旅行业正经历从高速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转型。
在11月21日举行的2025最佳东方论坛上,最佳东方总裁胡小玲正式发布《2025中国旅游服务业人力资源白皮书》。报告基于超百万人才数据库及深度调研,围绕“发展背景与人力现状”“人才供需与成长逻辑”“未来人力变革路径”三大维度,系统呈现行业真实图景,并首次提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七大平衡之道”。

一、发展背景与人力现状:文旅行业进入深刻转型
胡小玲女士指出,2025年文旅行业正经历从高速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转型。
宏观经济数据上,GDP增速整体趋缓且相对平稳,旅游服务企业则面临着复杂多变、冷暖交织的经营环境。国内旅游收入增速连续放缓,2025年前三季度仅为11.5%。酒店业数据方面,中端及经济型酒店供给过剩、内卷加剧,收益持续承压。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人效再度成为关键。人工成本率高达34.48%,人房比均值降至 0.63,但人均创收仅 30.25 万元,人均创利更是低至 0.54 万元。企业需推进人效管理,回归服务业本质。
与此同时,消费趋势并非降级,而是迁移。这成为企业铸就用户口碑、形成竞争壁垒的关键。除此之外,ESG理念亦深入人力资源实践,推动职场性别平等与包容性发展。
胡小玲女士还提到,尽管当前市场环境尚不明朗、前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大型企业以及资本市场依旧展现出积极的态势,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举措。
二、年度人才供需和市场状况观察
依据上述背景态势,胡小玲女士进一步对年度人才供需和市场状况进行了分析:
旅游服务企业将人力资源规划纳入企业长期战略布局,更加注重精准匹配岗位需求,优先吸纳那些经验丰富、技能多样的复合型人才。第二,人才供给市场热度攀升、竞争加剧。各岗位收到的简历数量普遍增长,供给量较往年更充足。第三,考虑到跳槽后融入困难、晋升空间有限且失业风险较高,加之裁员多于招新,人才离职行为也趋于谨慎。她从不同等级酒店、线级城市、岗位等角度进行了人才供需状况的分析。
同时,胡小玲女士强调,今年,最佳东方院校部组织人力从各大公开渠道汇总梳理了全国高校中开设了旅游管理以及酒店管理、烹饪等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未来产业升级的赛道正等待毕业生们作为高潜人才的破局,所以我们呼吁更多企业释放优质岗位。”
在进行整体宏观背景和中观的供需分析后,又聚焦微观的人才发展。她表示,首先,人才的薪资劣势没有明显改观。接着,她从职场安全感、新一代员工的 "需求”变化、女性员工的职场地位等方面进行了数据呈现和分析。
三、未来人力变革路径:以“七大平衡之道”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胡小玲女士强调,“人力资源是 CEO 的第一工程。”她认为,旅游服务业正处在从 “量的增长” 迈向 “质的突破” 的关键转折期,同时,她提出了7“ 大平衡之道”,为旅游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破局之路。
1、人效平衡:从 "人力成本" 到 "人力资本"
2、人才结构平衡:全职工 + 灵活用工 + 实习生 + 银发族
3、招聘平衡:短期应急与长期储备的协同。
4、HR 平衡:从传统模块到三支柱管理?
5、服务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的有机融合。
6、国内外平衡:从内卷竞争到出海发展
7、长期主义和当下利益的平衡
最后,胡小玲女士呼吁行业同仁携手同行:“希望与各位一起,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共同书写旅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