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优质农文旅项目,需要被看见的窗口

迈点网 · 2025-11-21 12:09:25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乡村作为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拥有广阔发展空间。

2025年11月21日,全国县域农文旅发展大会在文旅行业年度盛会「2025迈点文旅节暨最佳东方人才周」上隆重举行。本场大会由迈点联合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共同主办,是国内首个专注“县域农文旅运营方法论”的高规格论坛。大会汇聚300余位县域政府决策者、文旅企业领袖与乡村运营先锋,为县域农文旅发展提供从规划到盈利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在全国县域农文旅发展大会上,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副会长、杭州市永安村农村职业经理人刘松、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浙江千村运营有限公司庄庆超分别进行《乡村运营的组团化迭代》和《县域视野下的乡村运营模式创新》的主题演讲分享。

01 乡村运营的组团化迭代

269A4558-opq4138339740.jpg

图注: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副会长、杭州市永安村农村职业经理人刘松

核心路径:五维协同构建乡村运营新生态

永安村在做运营前,整个村集体经营收入和村民人均收入在余杭区倒数,这样的村如何破局发展,总结为五个维度:

一是品牌引领+科技支撑,筑牢产业根基

由浙江大学胡晓云老师团队牵头打造“禹上稻乡”区域公共品牌,以 “稻色新 永安心” 为核心理念,形成鲜明的品牌标识。依托浙江大学精准育种基地等平台,引入内生真菌增产免疫技术,实现水稻增产与病害防控双重突破,为产业发展提供硬核科技支撑。

二是产品衍生+数字赋能,拓宽价值链条

围绕大米核心产品,涵盖米线等20余种产品。搭建全方位数字赋能体系,通过抖音、视频号直播带货,商品曝光量破亿。今年新做一款米酒,一年左右时间线上直播

三是标准打造+活动引流,提升品牌影响力

构建涵盖产地条件、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全程管理四大类的标准体系,由农业农村部稻米质监中心原执行主任金连登老师团队牵头编制,确保产品品质可控可溯。

四是模式升级:片区抱团实现联村共富

在永安村成功实践基础上,“禹上稻乡”模式升级为片区组团运营,实行 “强镇公司统筹管理 + 各村单独强村公司 + 乡村 CEO 专人负责” 的管理模式。

五是经验输出:标准化模式与人才培养双轮驱动

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3+1+N 千村标准化模式”,涵盖土地认养、综合种养、村播计划等核心模块,已推广至浙江、安徽、广东、黑龙江等 8 个省份。同步启动乡村运营人才培养计划。

02 县域视野下的乡村运营模式创新

269A4674-opq4138446169.jpg

图注: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浙江千村运营有限公司庄庆超

庄庆超表示当前乡村运营还存在较多问题,比如业态招商缺乏统筹导致落地难,专业运营人才稀缺制约发展质量,农产品销售渠道分散效率低,部门对接与政策解读存在信息壁垒,资源底数不清、宣传力度不足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在乡村运营的过程中,团队始终在探寻核心短板所在:

第一,缺少资源整合平台。乡村运营需要多元资源协同赋能,而现有资源分散,亟需一个综合性平台实现集中整合与高效配置,推动乡村运营从“单点突破”向“全域提升”转型。

第二,缺少综合专业团队。乡村发展涉及品牌打造、营销推广、规划设计、产业培育、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目前缺少能够覆盖全链条的专家型综合团队提供支撑。

第三,缺少高效沟通桥梁。很多CEO和乡村运营团队,遇到问题不知道找谁帮助解决,这需要搭建一个桥梁。

不少乡村CEO及运营团队遇到问题时,常陷入“不知找谁解决”的困境,需要搭建起对接需求与资源的高效沟通桥梁。

经过多年探索,庄庆超团队认为,集合“大脑、平台、抓手、桥梁”四大功能的核心载体,正是促进会着力构建的县域乡村运营赋能中心。该中心通过“一总五分”架构,下设乡村智库中心、传播中心、培育中心、招引中心、流量中心,精准破解乡村运营关键痛点。

赋能中心落地模式:“1+1+N+N”

第一个“1”是县级乡村运营工作专班,强调跨部门协同推进;

第二个“1”是乡村运营赋能中心,统筹全域乡村运营赋能工作;

第一个“N”是优选若干重点村或片区,循序渐进开展试点;

第二个“N”是招募本土乡村 CEO,由赋能中心提供平台化综合赋能。

最后,庄庆超呼吁,如今众多文旅从业者仍在城市赛道激烈竞争,不妨将目光转向乡村,这里有着广阔天地,必大有可为。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