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县域振兴,绘就共富图景,2025全国县域农文旅大会引领融合发展新征程
政策锚定方向,数据构建标尺,为县域融合立标定向。
“沃野千里,文旅生金。” 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文旅消费迈向深度体验的关键阶段,县域作为农文旅融合的核心载体,正迎来破局蝶变的重要机遇。
11月21日,在文旅行业年度盛会「2025迈点文旅节暨最佳东方人才周」上,由迈点与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25全国县域农文旅发展大会圆满收官。这场由文旅产业权威平台迈点与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联合主办的高规格盛会,不仅是国内首个聚焦县域农文旅运营方法论的专业交流平台,更汇聚了 300 余位县域政府决策者、文旅企业领袖与乡村运营先锋,为县域农文旅融合提供从规划设计到盈利变现的全链路解决方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融合动能。

这是政策、数据与案例的碰撞场,更是深入探寻农文旅融合破局点与方法论的实验室,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融合动能。杭州东方网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OO兼迈点总裁罗钦代表主办方发出倡议,呼吁各方共建县域数据基座、共推业态创新实践、共创跨界协同生态,以数据为舟、以创新为帆,携手激活县域资源内生动力,共同书写县域农文旅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图注:杭州东方网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OO兼迈点总裁罗钦
政策锚定方向,数据构建标尺,为县域融合立标定向
县域农文旅融合如何突破“发展水平说不清、区域差距比不了、政策成效跟不上” 的行业痛点?大会从政策实践与数据研究双维度发力,为行业提供清晰指引。
作为“千万工程” 的发源地,浙江省在农文旅融合领域的实践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省乡村振兴咨询委委员、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会长蒋文龙以《农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浙江新变》为题,深度解读了浙江农文旅融合的五大跃迁:从 “整村运营” 到 “组团发展”,2027 年前将打造 500 个省级片区组团,让片区成为融合发展主平台;从 “农创客” 到 “乡村 CEO”,连续三年招生报名数从 1000 人攀升至 5800 人,农业农村部更以此为基础推动 “全国万名乡村 CEO 培养工程”,让专业人才成为发展生力军;从 “产业品牌” 到 “空间品牌”,乡村品牌跳出单一农业局限,转向以区域特色为核心的整体打造,激活融合新引擎;从 “网红设计” 到 “系统谋划”,单一网红业态升级为全域系统规划,实现发展动力蝶变;从 “政府主导” 到 “企业主体”,企业成为创新核心力量,推动农文旅向国际化、时尚化进阶。“产业是任脉,文化是督脉,唯有政策引导资源向产业筑基、文化赋能倾斜,融合才能筑牢根基、彰显灵魂。” 蒋文龙的分享,为全国县域提供了可借鉴的 “浙江路径”。

图注:浙江省乡村振兴咨询委委员、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会长蒋文龙
如果说政策是“指南针”,数据就是 “导航仪”。世界旅游联盟(WTA)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昆欣在大会上发布《2025 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报告》,覆盖全国 1869 个县域的 “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指数(CTDI)”以 “经济实力、增长潜力、产业融合、绿色水平、媒体指数” 为五大一级指标,下设 12 个二级指标、37 个三级指标,构建起科学精准的评估体系。这份指数不仅让县域农文旅发展 “有尺可量”,更通过数据拆解,清晰勾勒出行业深层变革脉络,为县域找准定位、补齐短板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注:世界旅游联盟(WTA)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昆欣
数据背后,行业深层变革脉络清晰可见,同时也涌现出一个个以独特的生态底色、文化底蕴和产业基础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答卷的实践先锋。
标杆案例破壁,运营方法论落地,解锁“资源变资产” 密码
“有资源不会用、有流量留不住”,是许多县域面临的共性难题。大会精选不同地域、不同模式的标杆案例,从资源激活、业态运营、组团发展三个维度,拆解 “资源变资产、单村变集群” 的完整逻辑,为各类县域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模板。
1、地域特色赋能,让“一方水土” 成 “一方财富”
山西隰县的突围,始于《黑神话:悟空》带来的流量红利。山西隰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学慧分享,当地以四种流量策略将瞬时爆火转化为持久动能,成功用文化流量激活农业存量。如今,当地城南乡路家峪村户均年增收超5万元,龙泉镇上留村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玉露香梨更凭借北纬36°风土标签,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核心IP。

图注:山西隰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学慧
作为广东唯一海岛县,南澳县则以“海洋牧场 +” 模式,书写了 “碧海金沙” 变 “金山银山” 的故事。广东省南澳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吴泽川介绍,通过向海图强,山海融合;盘活资源,筑巢引凤;创新模式,多元合伙;“旅游+”融合,特色鲜明农文旅融合“四部曲”,南澳县实现“美了乡村、旺了产业、富了百姓”,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海岛样本。

图注:广东省南澳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吴泽川
2、业态运营破局,让“好资源” 有 “好收益”
如果说资源是“底色”,那么运营就是“画笔”。不觉晓营地与浙江芒种集团从业态运营、品牌打造维度,提供资源变现的细分解法。
不觉晓营地董事长陈刚提出,城郊营地需跳出“搭帐篷” 的单一思维,扮演 “消费者的时间管家、场景的创意设计师、追求极致的产品经理” 三重角色。从马鞍山矿坑修复结合李白文化的主题营地,到武夷山融合朱熹理学的研学营地,再到济南乐园型营地、横店野奢营地,其核心在于 “精准定位客群 + 场景化体验设计”。“城郊营地不是城市的‘后花园’,而是连接城乡的‘情感节点’,要让游客在短时间内获得深度沉浸体验。” 陈刚的分享,为城郊农旅业态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图注:不觉晓营地董事长陈刚
浙江芒种品牌管理集团总经理杨巧佳则直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三重门”—— 同质化严重、消费关系疏远、增长边界固化,并提出场景化革命路径:品牌价值再造上,通过 “单一产业突破”“多产业整合”“全域资源融合”,挖掘差异化优势;消费场景重构上,顺应国际化、时尚化、年轻化趋势,推动从 “卖产品” 到 “卖生活方式” 转型;资源整合破局上,构建 “产业链品牌 + 文旅 / 非遗 / 餐饮品牌” 的生态体系,让农产品品牌成为县域 IP 的重要支撑。

图注:浙江芒种品牌管理集团总经理杨巧佳
3、组团发展升级,从“一村富” 到 “多村共富”
破解“单村资源有限、业态单一” 的瓶颈,组团发展是关键路径。杭州市余杭区禹上稻香组团负责人刘松、广东潮安区乡村运营赋能中心负责人庄庆超,分别分享组团化迭代与县域级赋能的创新实践。
以《乡村运营的组团化迭代》为题,刘松分享了从“一村富”到“多村共富”的实践。他介绍,2019年永安村集体收入仅73万元,通过“品牌+科技+数字”实现单村突围后,为突破“单村资源有限、业态单一”的瓶颈,推动组建“禹上稻乡”组团,联动周边8个行政村成立总公司,构建“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运营、分散收益”模式。“乡村运营不是单打独斗,只有抱团发展才能突破单村局限。”刘松强调。

图注:杭州市余杭区禹上稻香组团负责人刘松
庄庆超则从县域视野出发,分享潮安区乡村运营模式创新。他介绍,潮安区成立全国首个县域乡村运营赋能中心,构建“1个县级工作专班+1个赋能中心+N个试点村+N个本土乡村CEO”的“1+1+N+N”模式。该中心通过“智库+培训+传播+招引+流量”五大服务,为试点村提供全流程赋能。“县域是乡村运营的最佳坐标系,通过赋能中心实现资源统筹、能力共享,能让乡村运营从零散尝试变成系统工程。”庄庆超强调。

图注:广东潮安区乡村运营赋能中心负责人庄庆超
协同机制凝聚共识,构建“利益共同体”
农文旅融合不是运营方的独角戏,而是政府、村集体、农户的协奏曲。在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朱跃武主持的圆桌沙龙上,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刘锋、隐居乡里创始人陈长春、浙江千匠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浙江省乡村经营十大教头宋凯、浙江天台县塔后村党总支书记陈孝形,围绕“民宿、康养、农业的收益分配和流量共生”展开深度探讨,凝聚起 “构建利益共同体” 的行业共识。

图注: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朱跃武、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刘锋、隐居乡里创始人陈长春、浙江千匠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浙江省乡村经营十大教头宋凯、浙江天台县塔后村党总支书记陈孝形(从左至右)
面对当前消费迭代升级、民宿行业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刘锋指出,民宿是场景载体,康养是核心内容,农业是基底依托,需通过“农为基、文为魂、旅为体”的融合路径,推动民宿从1.0的“一张床”升级至3.0的“深度体验”;陈长春提出,民宿行业需要完成从住宿主导到内容为王的转型,乡村必须成为消费体验的核心内容,住宿回归配套本质。宋凯结合11 年乡村深耕经验,提出 “长期主义 + 本位深耕” 理念,认为村集体需梳理产权、政府搭台、运营方整合资源,培育乡村内生力而非依赖外力;陈孝形认为,民宿不应仅视为生意,更应是乡村生活方式的提升、青年创业的沃土与乡村振兴的基本盘;康养产业正成为乡村经济的新增长点,需依托中医资源与药食同源产品挖掘潜力;而农业则可通过场景创新与业态融合焕发新生,实现“农文旅商”横向融合。
在“三方分工与利益分配” 议题上,嘉宾们一致认为,需实现从 “物理捆绑” 到 “化学融合” 的转变:刘锋提出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村民参与、村集体助力” 的模型,广东肇庆高要区铁杆社区通过该模式实现多方共赢;陈长春强调,乡村需筑牢 “设施、流量、社会、组织” 四大基建,如成立村集体小基金解决客民纠纷,降低运营风险;宋凯主张 “因地制宜设计利益机制”,村集体以资源入股、运营方拿流水分成,兼顾各方诉求;陈孝形则提出 “成长飞轮” 理念,村集体承接政策红利做公共配套,运营方聚焦单一业态降低风险,村民做个体经营,形成 “村集体 + 运营公司 + 村民” 的协同格局。
百强筑基开新局,农文旅融合书写县域共富新篇
作为大会压轴环节,2025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百强成果正式发布,“中国农文旅融合示范县”“2025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100强”“2025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100强”三大榜单逐一揭晓。这份榜单的价值,不仅在于表彰先进,更在于验证了“政策协同+数据驱动+多方联动”的可行性,为全国县域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站在乡村振兴纵深推进的新起点,2025 全国县域农文旅发展大会的召开,不仅为行业提供了方法论支撑,更凝聚了 “以农为基、以文为魂、以旅为形” 的发展共识。未来,随着更多县域运用数据标尺、借鉴标杆经验、构建利益共同体,县域农文旅必将从 “单点突破” 迈向 “全域协同”,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共富资产,让乡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