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作死的杨修,职业经理人的前车之鉴
杨修:有背景、有能力、有思想、有悟性,绝对是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但是为什么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却是“恃才放旷”呢?
杨修,三国时期著名人物,从祖上到父亲四世太尉,曹丞相之主簿,好学、有俊才,当时曹操军国多事,杨修负责内外之事,均合曹操之意。按现在的话说:有背景、有能力、有思想、有悟性,绝对是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但是为什么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却是“恃才放旷”呢?咱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先简单的说说关于杨修的几个经典作死故事吧,
1、一合酥事件。
塞北进贡来一盒酥饼,曹操写了“一合酥”三字于盒上,放在台上。杨修看见了,竟和众人分食了。曹操心里恼怒,问为何这样?杨修答道:你明明写了“一人一口酥”,我们不敢违背你的命令。曹操当时虽笑,却“心恶之”;
2、阔门事件。
曹操让人造一座花园,造好后,曹操去看了一下,然后在门上写上了个“活”字就走了,结果是“人皆不晓其意”,杨修却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 大家都不明白曹操在想什么,只有杨修看明白了门上的字的含意。并且很得意的把它告诉了别人。曹操知道后,心中便对杨修有“忌”了。
3、梦中杀人事件。
曹操为了防止别人暗害自己,便对别人说自己梦中好杀人,让大家不要在自己睡着时接近自己,并装模作样的杀死了一个替自己盖被子的近待。结果是“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而又只有杨修了解曹操的意图,并对别人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知道后“更恶之”。
4、曹操暗试曹丕、曹植事件。
曹操想考查一下曹丕、曹植的临机处事能力。故意让两人出城,却在暗中吩咐门吏不让两人出城。结果,曹丕老老实实地退回来了,而曹植却在杨修的指点之下,杀了门吏。杨修又一次的料到了曹操的意图。而曹操知道后已经不是简单的“恶之”,此时的他已是怒火冲天。
正是这些事件,最终在“鸡肋”中爆发,治了杨修一个扰乱军心的死罪。
作为职业经理人,我们应该从杨修身上看到什么:
1、没有能力,老板不会用你
敬业与专业才能体现出职业,职业经理人在业务方面一定要是硬邦邦的,这是你立足之本,老板为什么欣赏你,这一点要明白。杨修能够近距离的接触“老板”,因为他是有真才实学的,所以,我们不能把他全盘否定,职业经理人要努力的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认可。
2、老板用你,不要心生傲气
从“一合酥”到“阔门”事件,杨修恃才放旷已经初露端倪,一个企业不是靠某个人撑起来的,靠的是团队力量,你明白了不代表别人就糊涂,当业绩与掌声到来时,不要忘记职业经理人做好经营与管理是我们分内的事,不要忘记平台是老板搭建的。
3、心生傲气,处事不会谦虚
保持谦虚才能让自己的思维冷静,职业经理人不要做出了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一个企业的运转是长期的、稳健的,能够让经营与管理长期稳健的好下去,才是根本。所以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归零心态,杨修自认为得到了“老板”的认可,就一再的犯忌,有些时候意会胜过言传。
4、不会谦虚,最终企业弃你
老板用职业经理人,用的是你的专业与在这个专业中的人脉,在用人方面老板会尊重你的意见,让你建立起你的管理队伍,但是要记得一点:没有平台就没有队伍,队伍是在平台的基础上组建的,有了平台没有你队伍照样在。职业经理人,来到企业要知道自己的使命,把责任尽到。
借古论今,从业务上讲杨修是拔尖的,能够准确的预测“企业”的动向,领会老板的意图,但在做事上他是失败的,过于自信、感觉良好,最终被“企业”淘汰。职业经理人要感恩企业,用心做事、尽职尽责,企业能挺你,也能废你……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迈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