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我们为何对携程去哪儿联姻如此激动
从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产品的角度出发,整合后的OTA会加大对酒店的规范要求,但从追求利益来看,失去制衡后欲望会进一步膨胀。
10月26日,携程通过与百度股权置换拥有去哪儿45%总投票权的新闻令无数酒店人夜不能寐,不断刷屏。垄断、整合、路在何方、出轨……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这原本是企业间正常的商业交易,为何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酒店人在激动什么,在担心什么?
【一】酒店人的担心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近来来酒店人熟悉而能够把控的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OTA这一“野蛮的闯入者”,封闭的酒店人有点显得不知所措,尽管做了抗争,也推出了自营平台、联盟等应对方式,但总体手段不多,因而面对这次OTA两大巨头的整合,大家焦虑之情十分自然。
第一,对整合后发展趋势缺乏预感的忧虑
垄断,这是大家对此次整合普遍的第一反应。大家对失去制衡后携程要干什么、会干什么缺乏预判,而这种缺乏预判和把控的心理是恐惧产生的原因,因而大家担心垄断达成后不按“常理”出牌的携程的后续动作,大家恐惧市场中原本已不平等关系中出现更多不加截止后的妄为。
第二,对整合后市场空间进一步压缩的担忧
回顾OTA不到十年的发展历程, OTA由酒店不屑一顾的“下游”,到控制市场流量,让酒店食之梗吼,弃之不舍的“上游”已让酒店人倍感挫折,而今天整合达成后,携程、艺龙、去哪儿三大OTA巨头在一个整体战略框架下将会有什么样的战术分工,会进一步对酒店构成和施加什么压力,下一步酒店市场份额的会发生哪些变化等等让酒店人感到了忧虑。
第三,对与OTA下一步合作方式的焦虑
当前OTA与酒店之间因佣金额度、合作方式产生了许多矛盾,而且这种矛盾由于许多原因尚未化解,而整合达成后,OTA拥有了更集中的力量,酒店人焦虑还会出现哪些让自己不舒服的合约规定,OTA对酒店的佣金会以整体施压的方式继续提升吗?
当然忧虑和担心可能还有许多,但总体上随着经营压力的增大,酒店人显得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敏感,因而对于此次交易表现出了比网络人更多的关心。
【二】事件后续的可能性
面对此次整合,下一步到底会发生什么,会向什么方向发展,身处世外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的确可以按照通常规律形成一些预计。
第一,积极的作用
对于此次整合,梁建章定义为里程碑式的交易。然而里程碑是一个中性词,既可能成为对一种历史意义的表述,也可能成为一种消极的评价,一切取决于历史创造者的本心和实际行动。从积极的方面看,整合后的OTA从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产品的角度出发,会加大对酒店的规范要求,甚至在一定时候出台自身的标准或规范,剔除它所认为的不合格者,从而对中国饭店发展和建设构成更大的、整体性、全方位的影响。作为连接消费市场与实体供应商的渠道,在大数据时代OTA拥有较之于酒店对市场更深刻的了解,这种趋势应该是合理和必然的。
第二,可能产生的行动
在解决了行业内争的情况下,随着整合的形成与话语权的加大,在行动上可能会由过去高度重视客源,讨好消费者的方式向一种更理性市场行为过渡,两种情况,一是由单向挤压酒店的方式向双向挤压,即既挤压酒店,也挤压消费者,这是我们最不乐于看到的。二是出现一种机会和可能性,OTA和酒店从长远发展计,合作共赢,整体上提升酒店的价格,从而使中国酒店市场价格体系真正与国际接轨,这是值得期待的一个结果。
第三,消极的变化
垄断带来发热,发热失去理智。对利益的追求在失去制衡与束缚后进一步膨胀,竭泽而渔,短期行为是这次整合最坏的结果,是我们相信不会出现而不愿意出现的情况。但我们注意到梁建章的讲话中有为消费者提供更好品质的服务和产品的表述,却没有看到利益共同体的概念。
【三】酒店人的想法
面对此次整合,不管你高不高兴,它已经发生,酒店人唯有面对,我们应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第一,尽管我们不乐于看到一家独大,但控制不了,我们就必须适应。
第二,OTA应明确自身发展愿景和目标,在与实体产品生产者合作中应更深层次思考:利益至上还是行业整体发挥在那至上?是放下身段与酒店精诚合作,做大蛋糕,还是更愿意继续扮演救世主,从而两败俱伤?
第三,线上线下应有利益共同体的意识,因此在未来的合作中,酒店与OTA之间需要共同携手,打造更为完善的产品供应链。
第四,酒店与OTA是一种竞合的关系,目前尚处在规则建立阶段,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也有竞争,这就需要双方不回避矛盾,从行业长远发展出发,正视矛盾,寻求平衡,达成一致,形成规则,共建秩序。酒店应支持OTA的百花齐放,多元发展。OTA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大数据的技术优势,积极向饭店反馈市场需求,促进中国酒店整体品质提升。
第五,做好自己的事,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是OTA和酒店双方在未来合作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我们期待美好的、共同发展的明天。
(加入专栏:请联系编辑QQ843523275)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