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兆庆:未经培训的员工是企业的最大成本
培训不应被视为费用的支出,而应被视为一种投资。因为没有经过开发的大脑是人最大的资源,没有经过培训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成本。
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对酒店运营来讲,最大的成本不是员工的工资、装修成本、客耗品或者营销推广费用等,而是没有被教化和训练好的员工,这些员工每天都在充满激情的得罪你的顾客,这是酒店运营的最大成本,从某种程度来讲它在加速酒店的灭亡,因为你的执行力是负的。
很多酒店(不管是单体还是连锁)都非常重视节约成本。但是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其实酒店中最大的成本就是没有经过教化和培训的员工。他们意识不到教化培训对员工的重要性,老是想尽办法要降低成本,一味的让员工节流控支出。但是不知道,如果没有教化好的员工意识里没有将企业视为自己的生命,又怎么会真正为企业着想呢?一个没有培训好的员工业务、服务等技能都不熟练,又怎么会真正的服务好客人呢?
记得张瑞敏当初开创海尔的时候,一些员工没有质量意识,为了唤醒员工的质量意识,张瑞敏把生产出来的七十多台冰箱全砸了,给员工上了深刻的一课。通过这样的培训,让员工意识到了质量的重要性。因为海尔很重视员工培训,所以海尔才能走到今天。
其实在国外很多优秀的企业中,培训通常不被视为费用的支出,而是被视为一种投资。因为没有经过开发的大脑是人生最大的资源,没有经过教化和培训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成本。
那么如何教化和培训员工呢?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培训体系,但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适合的一定是最好的。美豪酒店是从下面四个方面来教化和培训员工,塑造员工的价值观、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提升员工业务及服务技能:
1、贩卖企业愿景,与员工建立共同的目标、志趣和利益,有了共同的目标,以成果为导向,把所有员工变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而不是一盘散沙的“团伙”;
2、建立共同的规范和价值准则,通过机制制度的杠杆来撬动员工的理念和行为准则,这些规范和价值准则既可以是正式的,成文的,在公司制度中体现,也可以是非正式的、不成文的,如习惯、约定,靠个人的素质和外界舆论来维护;
3、建立信仰,寻找精神归依,作为一个民族品牌,我的愿望就是将美豪品牌成为民族的骄傲,然而所有的这一切光靠建立目标是远远不够的,要靠一种信仰去坚持、坚守。
4、建立“海陆空”三维一体的培训系统,如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在岗培训体系、现场技能培训体系、增值服务培训体系、团队提升培训体系以及素质达标考核体系等,通过完善的人才培训生产线,源源不断的为各个岗位输送优秀人才。同时也给予企业高层每年几万元的外训学习经费,内部充电时也要外部吸收营养。
美国惠普公司创始人之一威廉·休立特在员工培训进修方面制定了一条政策:“对员工自愿业余进修深造,无论攻读什么和什么学位,需要多长时间,公司一律全额资助;而且学成后去留自便,不必负担任何偿还或强制留任年限之类的义务。”
一个酒店最大的负债就是让没有培训过的员工去服务客户。员工的教化培训是企业价值观、凝聚力建设的关键性工作,就像手机一样,如果不定期升级优化,只会越来越卡,甚至变成“砖头”。酒店如果不重视培训,就不能“升级换代”增强活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因此,要想让酒店保持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必须进行全员的教化和培训,从高层到普通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这样才是降低成本、创造最大价值的最好方法。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迈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加入专栏:请联系编辑QQ843523275)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