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兵:从“刑上究、赏下流”看员工激励
目的:有效、最大化的实现组织及组织成员的目标;前提:组织要设定适当的外部环境;手段:行为规范、奖惩措施来激发和引导员工。
“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喜者,赏之。杀之贵大,赏之贵小,当杀而虽贵重必杀之,是刑上究也。赏及牛童马圉者,是赏下流也。”------《尉缭子·武议第八》
关于《尉缭子》里的这段话,虽然讲的是“诛赏者,所以明武也”,即讲的是在古代用兵打仗时将领如何治军、如何严明军队的纪律,从而指挥三军取得胜利的法则。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们作为管理者、领导者也未尝不可以借鉴到我们的企业管理中来。
今天我们就引用这段话,结合我们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来做管理探讨。
我们先来看科学严谨的激励概念:“激励是指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性活动。”做浅要的提炼,即激励的目的是“有效、最大化的实现组织及组织成员的目标”,前提是“组织要设定适当的外部环境”,手段是“行为规范、奖惩措施来激发和引导员工”。
那么在采取“行为规范、奖惩措施予以激发、引导员工”这个手段的时候,我们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们应该注意什么呢?用《尉缭子》的话说就是要“刑上究、赏下流”。
在现代管理学激励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了著名的强化理论,强化理论认为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这种肯定或否定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此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其中的肯定即是我们所谓“正强化”,其中的否定既是我们所谓“负强化”。
在企业管理中,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而在奖励的时候,我认为就是要“赏下流,赏及牛童马圉者”,“赏下流”就是要奖赏那些在最基层做出成绩的人。他们虽然可能不是公司的骨干,不是公司的中坚力量,他们身处公司一线,每日做的可能都重复的简单的工作,但由于基层员工所占的基数较大,他们的人本需求也较低,只要他们在公司受到了客户的表扬,做出了一点小小的成绩,他们就会感到非常满足,他们希望能得到上司的认可与褒奖,我们作为管理者只要奖赏了这类员工,其结果就是“万人喜”,这就起到了激励效用的最大化,其他基层员工可能因此都会敬而效之,整个公司良好的文化氛围也就营造了起来。
斯金纳所提出的负强化与惩罚是不一样的,惩罚是对一些错误的行为采取的一些使人受挫的措施,而负强化是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是不可取的,如果做了这种行为会受到什么惩罚而已,他可能会通过相反的正强化方式去表现。但结合《尉缭子》的话,我们在企业管理中经常用到的则是“惩戒”,而在惩罚的过程当中,我想就应该“刑上究,杀之贵大,虽贵重当杀而必杀之”,只有这样,其结果就是“三军震”。倘若一个企业的管理者甚至领导犯了错,该惩戒的时候必须要惩戒,而且要让所有人都知晓,虽然看来对这位领导有点不太仁义,不太讲情面,但只要以儆效尤,我想整个公司的所有员工就会看到公司的公平、公正的企业氛围,大家都会以此为鉴,做好本职的工作。
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刑上究、赏下流”,而在企业中我们所看到的则往往相反,在很多企业中,表扬的往往是些经理、主管职位的员工,基层员工受到的表扬概率及其微小,这样基层员工的干劲就不大了,员工想要得到的归属感、自我成就感也就减少了,最终看到的是基层员工的流失率加大、基层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减少。我们作为管理者要知道基层员工只要受到了领导的表扬,哪怕是口头的表扬,也许他们都能开心好多天,在工作岗位上心情也就大不一样。
同样的,只要员工范了一点点错误,可能面临的就是批评,甚至给予过失处分,员工们整天胆战心惊;而当管理层、领导者范了错误,哪怕看起来错误已经够大,甚至对企业的经营带来了损失,而最高管理者们则是看在不伤面子、不影响企业团队和谐氛围的情况下最多口头批评一下而已,其最终的结果则是各部门管理者们私下议论,发牢骚抱怨,整个团队看起来表面风平浪静,实际暗流涌动。
“刑上究、赏下流”,激励效用最大化,营造企业良好文化氛围!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迈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投稿或加入专栏:请联系QQ843523275)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