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任正非机场排队等出租”所引发的思考

迈点网 · 2016-04-19 08:26:49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上周末,一位已过古稀之年的企业家在机场排队等候出租车的照片刷屏朋友圈,被一片怒赞。

  上周末,一位已过古稀之年的企业家在机场排队等候出租车的照片刷屏朋友圈,被一片怒赞。

  这位已经72岁的华为创始人继今年2月被网友拍到深夜在机场独自拖着行李箱乘坐摆渡车赶飞机后,在上周又被爆出独自在上海虹桥机场排队等出租车。身边没有助理和专车,他一手拖着行李箱,一手打着电话,站在等候出租车的队伍里。随后,该图在微信朋友圈被疯传,不少网友向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致敬。

  大家一提起华为,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任正非,想起了华为独特的企业文化---“狼”文化。任正非现已身价62亿,其一手创办的华为也是国产品牌的标杆,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去年销售额近4000亿,净利润369亿元人民币!

  我们国内不少企业家都在纷纷效仿华为、学习华为,甚至各地也有一些所谓的游学团组织去深圳的华为大学、企业参观学习。而真正的能学到多少?通过这次朋友圈的刷屏、点赞,我们是否应该从任正非老先生的身上去反思自己在企业管理中的行为呢?这种低调的精神是否值得我们每个企业主学习呢?!

  孔子他老人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是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治理一个企业也是,如果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领导者,其身居上位,自己本身能够做到“好礼、好义、好信”,以礼敬待下属、以义情待下属、以信诚待下属,那下属员工自然就敬业乐群、内心服从、真情付出。只要做到了这几点,那么下面的员工对你没有不付出真感情的,没有不用心做事情的,至此,人心归向,群贤毕至。

  真正要做的是身体力行、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周边的人。就如我们平常所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要明白,一个企业良好的企业风气、企业文化不仅仅是贴在墙上的口号标语,而是体现在骨子里的大家做事的风格、态度,最终表现在我们做事的方式、行为上。领导人的意向、喜好,有一点偏向于某一方面,不久之后,大家都会趋同、迎合,那企业整个风气都会偏向于领导人的喜好。对于一般的私营企业而言,这就是所谓的老板文化。

  拿我们高端的酒店业来说,为什么外资品牌的酒店能够统领江湖这么多年?为什么外资酒店品牌在中国发展了30多年,哪怕业主每年要高付管理费都愿意?而且仍旧有不少企业主愿意让外资品牌管理?难道这30多年我们学不会它的管理模式?为什么外资品牌的酒店内的高层管理者基本上都是老外而很少有大陆人?

  我们看看老外的管理模式就知道:走动式管理、员工为大、制度为赢、执行有力……而且这些管理者平常能够深入基层,与员工深心交流,了解所需。他们能够亲自帮员工搬东西、能够在工作场所当面表扬员工、和员工一同每日在餐厅用餐、能够下雨天亲自为员工撑伞,时不时和员工一起开玩笑,从不摆架子。而这些在我们自己管理的企业中却鲜能见到,即使有,也是走走过场而已。况且国人的“中庸之道、关系文化”还会经常作祟!这不能不说是影响了我们企业的发展壮大!

  我们的思维模式需要自我突破,需要自己拆掉我们自己思维的墙,完成蜕变!

  当年,姜太公在与周武王对答的过程中,太公就向武王详细阐述了三种激励士兵的方法:“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 ,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

  士卒甲兵并不是喜欢送死,愿意负伤,而是做将领的能够了解士卒寒暑饥饱的详细情况,士卒才愿尽死力相报效。就如姜太公所言,只有主将做到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则“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这样,才能无坚不摧、无城不克!企业也才能良性发展,做到基业长青!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迈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投稿或加入专栏:请联系QQ843523275)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