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员工承担后果 团队会更加优秀!
要让员工把工作做好,明确地让他知道后果相当重要。这个方法属于管理技巧,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去摸索它的用法。
郭德纲有句话说得好:人在不需要承担后果的情况下,会变得不可理喻。
他说:你看,微博上随便取个名字,他就可以在微博上见谁骂谁,反正你不知道我是谁,躲在电脑后面,骂完我干我的事去。如果真发微博前,要告诉所有人他是谁,电话号码多少,老婆是谁,然后再发帖,保证网上一片太平。就是因为躲在背后说人话,不需要承担后果,人才变得不可理喻。 这话说得相当的对。
我们公司前面,有个十字路口,平常从那里经过,总得提心吊胆的,并不是因为那里的车流大,行人多,而是因为这个路口没有摄像头,许多车子不看红绿灯,直接开走了。渣土车、公交车、的士,然后是私家车,一个接一个地闯红灯、不按线行驶、随意调头……原因很简单——这里没有摄像头。
开车的知道这里不论怎么违章,都不会受到处罚,于是大胆地违章了。虽然这里上个月就出现了车祸,有人还送医院去了,但还是不能改变这个路口的交通状况。——因为在这里没有摄像头。
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烟民的身上。在长沙,大街上抽烟,没人管你,爱怎么抽怎么抽。上次我和一个同事去杭州,他是第一次去,一下车,他就开始在大马路上点烟。我随意吓唬一下他:杭州大街上抽烟被抓到罚款4000块。他马上把烟掐了……
人就是这样,当他明确地知道,自己需要对错误的行为承担后果的时候,他就不会去做这件事情了(当然也会有狗急跳墙的)。
绿皮火车上,抽烟的到处都是。高铁上却没人抽烟了,不管多大的烟瘾。为什么呢?因为高铁上一遍又一遍地播放:高铁上抽烟触发烟感报警器,导致车辆急刹,会被判刑。
就是这样,人们明确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后,他们才会克制自己的行为。
让员工明确地知道,违反规则的后果
放在日常的管理中,如果你不希望员工迟到,在打卡机旁边写上“上下班不打卡,每次扣20元。”加上这个标语,员工就会清楚地明白,我不打卡的后果,为了避免这个后果,他们就会按时打卡了。
同理,当你希望员工把客房卫生做好时,天天讲要把卫生做好,还不如直接讲:“查出一处卫生不合格罚款10元”更有效。
不断地提醒员工
提醒员工犯错后果可以使用标语,比如在员工栏里面,写上上下班不打卡的后果、写上不及时完成工作的后果标语,这样能够让员工时时刻刻知道,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后果。
光是标语,仍然不够。管理人员应当在班前会、员工大会等各种会议上,善意地提醒员工,不要犯错。“周四进行质检,不合格的将被处罚100元,请各位提前把工作做好,避免被罚!”“明天早上检查仪容仪表,手指、面部、头发是检查的重点,没有达到员工手册标准的,将被全店通报批评,请大家提前做好准备,避免被处罚!”
管理人员要时刻像这样,用艺术的话术,告诉员工如何做,并且告诉他们如果不这么做的后果会怎么样,当员工明确地知道自己行为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时,他们就会警醒,不断完善自己。
那些错误的使用方法
这个管理原则,容易犯几个明显的错误,这里先提出来,请各位参照,不要用错了。
错误一:所有的后果都是罚款。
这种做法不妥,罚款多了会造成员工的逆反心理,他们认为,酒店就是为了罚款,不想给我钱,并不是为了让我把工作做好。
错误二:不教会员工就要求员工,做不到就要处罚。
我之前在培训班上讲过很多次,不教而罚谓之恶。管理人员先要教会员工,让员工清楚地知道如何去做,他自己会却因为态度不端正,把事情做错了,这就要受到处罚。如果没教会员工就处罚,这是极大的错误。没教会之前,管理人员连批评的资格都没有。
错误三:光做处罚,不做奖励。
这种做法也极度不妥,一个酒店的奖励要大于处罚,这样才是正常的奖罚体系。不然酒店沉浸在一片处罚中,员工看不到希望,谁会愿意呆在这样的氛围下工作呢?
总的来说,要让员工把工作做好,明确地让他知道后果相当重要。这个方法属于管理技巧,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去摸索它的用法,从实际出发,合理使用,才能让你的团队更加优秀。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迈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投稿或加入专栏:请联系QQ843523275)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