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军:透过里约奥运看酒店运营
其实,酒店目前的状况与奥运会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外忧内患,原有的市场份额不断被瓜分,经营局面举步维艰。
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召开,赛程过半,中国代表团喜忧参半,但更多的是忧,传统优势夺金项目面对各国竞争,优势已不存在;争金项目发挥失常,不具备竞争力;最后只能依靠个别明星运动员,甚至是“洪荒之力”保住仅有的颜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有体制的因素,有教练的原因,有运动员自身的问题等等,痛定思痛,如何改革,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其实,酒店目前的状况与奥运会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外忧内患,原有的市场份额不断被瓜分,经营局面举步维艰。透过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成绩和比赛过程,对酒店的经营管理能起到一定触动作用。
一、“双保险并不保险”
酒店的双保险无非就是硬件和软件,一般认为只要我的硬件好,服务好就能经营好,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硬件是可以不断被超越的,服务不仅要好还要有特色。酒店的经营管理需要在硬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稳定和提高服务质量,不能分析和了解当地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与时俱进,才能保持应有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优势项目并没优势
酒店以前的优势就是“大而全”,标准的星级酒店配备,各类项目齐全,有商场、游泳池、中餐厅、西餐厅、咖啡厅、健身房、客房等。时至今日,酒店的这些项目已成为鸡肋,没有这些项目,星级评定扣分,但有些项目经营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例如游泳池、健身房、咖啡厅等。是否根据市场需要调整经营项目,还是在保留的基础上,改变经营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这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以赛代练”缺乏基础
“以赛代练”在某一阶段能起到良好作用,通过比赛找出差距,并加以改进提高,但前提是基本功扎实。酒店管理也是如此,缺乏培训体系,培训工作为营业让路,总是以太忙了为由,拒绝培训,要么走形式主义,培训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 最终导致员工缺乏良好的服务礼仪,业务技能不过硬,保证不了出品质量和客房卫生。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回到培训工作中来,建立三级培训体系,加强培训管理,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意识。
四、提高学习能力
不仅仅是运动员需要学习,教练更加需要学习,教练员掌握不了更加先进科学的技术,怎样能教出冠军学员呢。酒店部门经理在管理和培训员工的同时,自己还要加强学习,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课程,提高管理知识。如果管理人员的管理都是一尘不变,将如何应对市场的变化和员工的管理。所以学习不仅仅是员工的事,酒店任何人员都要不断学习,才能最终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五、雷声大雨点小
奥运会开始之前,中国代表团信心满满,一片叫好声,感觉能取得优异成绩。但比赛开始后,才发现很多夺金项目,都因为自身或对手的原因失去金牌。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反映,我们对困难的预计不足,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酒店管理何尝不是,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我们一直喊“狼来了”,但没有任何举措,从国八条颁布后,酒店举步维艰,甚至出现破产的现象。
六、“养狼计划”
奥运会到目前为止,中国代表团也有闪光点,例如乒乓球队仍然所向披靡,豪取男子、女子单打冠亚军,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养狼计划”,从外部环境不断制造威胁,对队员灌输危机意识。酒店也是一样,不能被暂时的繁华蒙蔽,短期的经营好,或许只是表面的,还要不断挖掘深层次的原因进行讨论,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力保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能及时调整策略,击败各个对手,立于不败之地。
七、“多点开花”
当优势项目不在有优势时,就需要“多点开花”,不能一条腿走路。酒店的经营项目不可集中,客源市场不能单一,要寻找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市场细分中,在保持协议公司的同时,大力开发网络和长住房市场。现在越来越多的酒店在月饼销售上加大力气,当作全年的一项工程来布置,也说明酒店在客房、餐饮主业经营的同时,大力开发副业。
八、通力合作
一名运动员的成功,背后有很多默默付出的人。一个酒店的发展,绝不是依靠某个部门,某个人获得的成功,还需要各个部门和全体人员通力合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酒店的经营管理工作才能取得良好成绩。
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带给我们快乐,欣赏到激烈精彩的比赛,但中国代表团取得的成绩,更值得我们去思考,今后的路该如何走?
中国酒店业发展至今,曾经辉煌过,但现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机遇,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保持市场占有率,这需要我们酒店人去琢磨,去思考。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迈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投稿或加入专栏:请联系QQ843523275)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