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住宿“围城”里转型突围:不是人人都能!

迈点网 · 2016-11-04 13:44:46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在此不想过多评述创新的“IP”,因为绝大多数的“IP”,都只是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已有产品的模仿和加入中国特色。

  住宿业现状像极了围城的描述,专业的业内人士感到供求失衡的行业运作难度越来越大,心灰意冷。与此同时,一大批“新秀”- IT出身的、媒体出身的,激情燃烧地纷纷冲进行业的“围城”,大打创新、颠覆旗号,不同于传统经营管理的做派, “新秀”多数没有在店内主持营运,而是到处在台上大讲“IP”。住宿业真有很多创新的“IP”吗?而传统企业又如何在如此生态环境下脱围?

  在此不想过多评述创新的“IP”,因为绝大多数的“IP”,都只是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已有产品的模仿和加入中国特色。

  住宿业在多数城市处于数量供过于求、产品从单一走向多元,大量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凭借OTA互联网平台,抢占了传统单体酒店的部分细分市场,再者,从行业公布的即将面市开业的酒店数量来看,增量的涌入对于传统老酒店也是一大挑战。原来中规中矩的星级酒店,面对劳动力成本的红利消失、面对外来“新秀”的抢占市场,设备设施已经老化落伍,不少传统酒店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如何才能突围?有连锁共同投资、互结联盟想抗衡OTA的,有单体寻求品牌挂靠的,求变求突破心态急迫。

  在讨论突围前提和方法前,先提一个案例,给传统老酒店提提神:

  今年9月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从代表国家接待其他国家领导人的团队,到接待各国领导人下榻的酒店,清一色的都是专业的团队和传统的全服务酒店,带队服务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专业管理者,而不是“新秀”大咖;各国领导没有一个去创新类型酒店体验。这个案例告诉业内传统酒店,综合服务类酒店不会出局,但需要转型才能适应目前行业的生态环境而生存的更好。

  从我司给客户提供转型成功的众多案例分析,成功转型需要有前提条件:

  1、有一个热爱行业、有责任担当、把工作当事业的一把手; 、

  2、团队是团结一致、积极好学的嫡系部队; 3、愿意分享经营管理信息数据,接受先进理念和发法;

  4、执行力强,愿意接受挑战。

  反之,

  1、一把手没有事业心,把工作当生存,短期求跳槽的,难以提升和转型;

  2、团队都是来自各方的杂牌军,把酒店当跳板的,难以提升和转型;

  3、以保密为理由,不愿露短分享经营管理信息数据、不愿改变自我的、难以提升和转型。

  目前有不少希望转型、提升业绩的酒店来求助,我们第一步是约谈管理团队和要求提供分析数据和信息,如果这两者都不符合条件的,一般难以帮助提升。符合以上两项条件的, 一年项目期指导结果都在提升千万元以上, 最多达到七千万元。营收和利润的同期增长,面临的挑战都迎刃而解。所以咨询教练服务的对象是需要选择的,篮球的姚明、跨栏的刘翔、羽毛球的林丹,本身条件加努力,再加上教练科学方法指导,才能走向项目的巅峰。作为面市的企业,需要扎扎实实的经营和管理,有了好的领队和专业团队,善于应用和用好高科技提供的渠道、平台、工具,在原有基础上找到突破口,做出进步的数据亮相同行,突围就可以实现。似乎很简单,但不是每家都能做得到。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