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兵:从“内修文德,外治武备”谈管理之道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我们自己修身、治企的道路上,“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战略思想也无受其影响。
“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国。有扈氏之君,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故当敌而不进,无逮于义矣;僵尸而哀之,无逮于仁矣。”
-----《吴子兵法》
吴起是中国军事史上继孙武之后既善于用兵又具有高深军事理论的第一人。历史上,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武齐名,后世论兵莫不称“孙吴”。作为政治家、改革家,他与商鞅齐名。吴起一生在鲁、魏、楚三国出将入相,并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其军事思想对后世用兵起了深远的影响。
其在与魏文侯谈论治军治国时,根据昔日承桑氏的国君、有扈氏的国君一个因只许文德、废驰武备而亡国,一个因恃勇好战、不修文德而丧失了国家的典故总结出了贤明的君主会以此为鉴,对内要修明文德,对外做好战备的军事思想。
正如其所说,如果面对敌人而不敢进战,这对于所管辖的民众说不上是有“义”;看着阵亡将士的尸体而悲伤更说不上是有“仁”。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我们自己修身、治企的道路上,“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战略思想也无受其影响。
儒家经典著作《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此段论述可以说和兵家的《吴子》的用兵治军治国思想同出一辙。
内修文德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想管理好自己所在的部门、治理好所在的企业,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修身”。不论儒家、兵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都将修身为人处世之道列在首位。
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上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业务技能、管理水平、人格魅力,任何一个企业在用人思想上都会将德摆在第一位,一个好的管理者只有优秀的德行,才能让自己走得长远
其次又要对属下有仁爱之心,善于对下属关心、激励与培养。一个下属跟着这个领导,无外乎两点:义之财有所提升、职之位有所企盼。这就要看我们个人的影响力及对下属的培养上如何下功夫。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再者,在企业中倡导正能量、树立正风气。营造团结协作、精诚所至金石开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企业进入良性发展阶段。而不是部门各自围墙、尔虞我诈、以小团体利益为主。作为管理者,更多的时要把握好“平衡”,平衡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平衡内部员工之间横向的关系、平衡员工间纵向发展的关系、平衡业主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
外治武备
作为部门的管理者、负责人在修身的同时,更多的担任着如何带领部门、带领企业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价值财富。这就涉及到“外治武备”的问题。
我们不断的修炼自身的德行、历练自身的业务技能、关爱部门的员工,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部门甚至企业的员工都认同企业的文化、都具有向心力与凝聚力、都能够拧成一股绳、都朝着一个坚实的目标,在自己这头狮子的带领下都能够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创造非凡的企业价值。
近日,作为华为领头人的任正非对其曾经的一名员工点名道姓的呼唤其回归,向该员工道歉,坦言是公司错了,并且印发成文件分发至全体员工,这正是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惜才爱才的关爱文化与企业哲学、任正非自己也带头从上而下的贯彻内部杜绝官僚文化的存在,正是这种哲学的倡导与他们在外部市场上靠着具有敢打敢拼的狼性文化引领整个华为走向世界。
现在的市场经济,风起云涌、变幻莫测,做企业把握不住机遇可能机会就稍纵即逝,对企业来说可能就会带来灭顶之灾。其犹如带兵打仗一般,我们时刻准备着,将自己的产品进行优化适应市场的需求、制定有利于市场的政策、让企业的“狼”冲在市场的前沿,攻城掠地。
外治武备,时刻关注企业的外部运营能力,没有运营成效的管理是苍白无力的;内修文德,时刻关注企业的内部运作机制,没有良好管理机制的营运必不能长久。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