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都是挤出来 跳出酒店做酒店才能出特色
在社会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有必要跳出酒店本身,结合其他行业新思维来思考酒店管理,才能把酒店做的不一样。
近年来,在“生活方式酒店”的引领下,小小的酒店空间,貌似可以海纳百川,没有什么是容不下的。看似无边界的跨界合作,真正能给酒店带来的增效究竟有多少?日前,迈点网记者受邀去参加了铂涛新品时尚秀,活动现场已经被“眼花缭乱”的时尚陈列和来自不同行业的跨界KOL资源惊呆了。“品牌先行”是铂涛所倡导,也将其发挥到极致。它所代表的“酒店+”发展模式也是大趋势。
酒店究竟该如何合理给空间增效、提升利润呢?迈点网记者就该话题与部分行业人士进行了交流,以下是来自迈点专栏作者刘冬锋先生的观点。
要提高酒店利润,笔者看来:
首先,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比如笔者所在酒店和多数酒店一样,将休闲娱乐场地外包,让更专业的团队来经营。酒店即可稳赚不赔。
其次,充分利用酒店的空间,发挥酒店自身所长。大堂更是跨界经营的实验良田。地段好的酒店可以引进知名休闲品牌,如星巴克。笔者所在酒店一楼引进了一系列商铺,有精致生活馆,花店,茶室,珠宝店等。引进的店铺需配合酒店整体定位,业态最好能与酒店在一定程度上互补。游泳池和健身房,一直是高星酒店的一个痛点,现在有一些机构专门承租酒店游泳池和健身房。
再者,酒店管理一定要增强坪效意识。笔者所在酒店通往附楼的空中过道,有一块近200平的室外空间,酒店开业一年多,没有想到合适的用途,后来有人承租过去,化为两块,一块装修起来,做成一家小型太极会馆,一块做成烧烤吧,特别是烧烤吧,夏天生意很好。
“空间是挤出来的。”刘冬锋表示,针对会议场地供不应求的状况,将地下室总仓改造为200平宴会厅。
做好酒店本身的产品是酒店经营的基础。不过,在社会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有必要跳出酒店本身,结合其他行业新思维来思考酒店管理,才能把酒店做的不一样。标准化已经达不到市场的要求,个性化有特色才是新出路。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