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俘获客人芳心旅游度假产品有几招?
旅游度假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上应另辟蹊径,具有创新精神,在旅游度假产品及服务设计时需考虑到如何集休闲、民俗文化、顾客体验于一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外出旅游的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以家庭为主的旅游度假日趋渐盛。国家旅游数据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4% 。
自旅游业发展之初,人们外出旅游更多的是以观光旅游为主,从一个自己厌倦了的地方去另外一个别人厌倦了的地方,欣赏异域的风土人情,追求的是多走多看的价值心态。
而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闲暇时间的日益增多、外出频次的增加、文化品味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旅游有了全新的需求与更高层次的向往,不论是为期一两天的短途外出,还是六七天的长途旅行,能够远离城市的喧嚣,让自己“放空身心”的休闲度假旅游正日趋旺盛。
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景区与度假区的建设、旅游度假产品的设计都在进行二次开发与升级,以迎合大众对于旅游更高层次的需求,以让更多的旅游者来到旅游目的地不仅仅只是观光、短暂的停留,而是让度假者在目的地停留的时间较长一些,能够会产生重复行的消费,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
市场对于这种旅游度假产品需求的旺盛,在很多地区刺激了当地政府、地产商及更多的投资者的开发动机,近几年这种旅游度假地、度假酒店、旅游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伴随着旅游度假发展的快车道,旅游度假产品在市场上的同质化现象也日益严重,没有更多的特色与吸引力,以便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产品,其对于当地旅游业在区域中的竞争力、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具有很大伤害的。
作为旅游企业的经营者,在旅游度假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上,更应该另辟蹊径,具有创新精神,在旅游度假产品及服务设计时需考虑到如何集休闲、民俗文化、顾客体验于一身。
融“悠”于心的休闲旅游度假
在旅游的同时,能够让身体、心灵得到无拘无束的放松、自由自在,是度假旅游的基本要求。休闲就是要在一种“无所事事”的境界中达到积极的休息。因此,在旅游度假者紧张工作后能够到心仪的度假地度假,或阅读、或游泳、或享受沙滩浴、或森林草原空旷神怡、或置身于温煦的光下,使身心完全放松。这种放松,完全有别于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节奏,是一个身与心的调整。
在这种旅游产品的设计上追求的是“休闲”、融“悠”于心。
1、旅游度假区的产品亲近自然、追求原生态。
旅游度假的目的是放松身心、悠然自得、远离喧嚣。所以在产品的设计与服务提供上尽可能的追求原汁原味,让旅游者能够走进大自然、拥抱原生态、达到天人合一的身心境界。
2、动感路线的设计追求一步一景、移步换景。
让游客置身休闲的同时,能够在视、听、嗅、味和触五种感官官能上有所享受,相得益彰。
3、旅游度假产品的服务追求自助与半自助相结合的方式。
别于城市的快节奏感,让游客在度假地能够有更多的私人空间、不被他人干扰,在产品的设计与提供上尽可能的考虑到人体工程学、从顾客角度出发感受到服务的便捷性、空间上遵从私密性。但同时又不失服务,在客人有需要的时候又能够及时帮客人排忧解难。
融“教”于心的民俗旅游度假
旅游度假区,更多的是从主体建筑设计、内部装修装潢、产品设计包装、服务特色体现上如何融合当地的社区文化、民俗文化。让远在他处的旅游者来到目的地后,能够感受到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富有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的特色产品与服务。
老子在《道德经》有言“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对于个体来说,肉体的活着不是真正有意义的活着,真正有意义的活是即使自己死了,其思想精神、行为也能够影响其他人。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地域来说,如果能够代表一种文化的传承、一个具有典型文化特征的载体,那必将是成大器空后世的。比如我们一说起诗文化,必定提及唐代,因为唐代把中国的诗歌文化推向了巅峰;企业界我们一提起狼文化,首先想到的是华为,以狼图腾为企业文化精髓,创造了一个强大的华为帝国;一提起旅游主题文化乐园,首先想到的是风靡世界的迪士尼,无论迪士尼建到那个地区,都必将成为文旅主题乐园的代表与佼佼者……
所以,只有一个企业的产品富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富有底蕴的文化理念,才会“不死更不亡”,因为其有更强大的文化基因做基奠。作为旅游度假产品,除了能够让旅游者欣赏异域风光、休闲徜徉于身心放松的环境中之外,若能够让游客进一步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民俗,甚至把这种文化、民俗植根于产品中,让游客接纳、留恋,那对于旅游者的体验无疑是锦上添花,对于旅游区的开发与提升更是如虎添翼。
当旅游者离开了旅游目的地,很有可能因为这个地域独特的民俗、文化,使之念念不忘,甚至可能会宣传推广。如广东龙门南昆山,作为旅游度假区,除了天然的氧吧、温泉资源外,如何把南昆山的“竹”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进行开发提升、如何把“农民画”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发扬光大,这些其他任何地域都无法与之抗衡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都是值得思索的。
融“乐”于心的体验式旅游度假
体验式经济这个概念已被提出几十年,在旅游业中同样被引用与应用,体验式旅游首次于2001年6月在一份关于澳大利亚旅游业发展报告中被提到。随之国外、国内学界纷纷展开了相应的探讨与实践的运用。
所谓体验式旅游是指“为游客提供参与性和亲历性活动,使游客从感悟中感受愉悦。通过旅游者的参与和互动,旅游者能更深层次的感受旅游消费的每一个细节,体会旅游产品的内涵和魅力,获得更直观和深刻的旅游体验。”
体验式旅游是需要游客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的,通过游客的参与、与旅游产品的互动获得畅爽的旅游体验,让游客真正的达到身的放松、心的愉悦,流连忘返。
我们在设计旅游度假产品与服务时,就要分析、解剖游客的心理需求,进一步设计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旅游产品,对旅游产进行包装、与游客的参与互动现场环节的设计把控、真正让游客融入进去,全身心投入,其乐融融。
例如:作为陶瓷之都,在面临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如何让游客也能够参与到陶艺的文化传承、用料、制作、绘彩、烧造的过程中,无疑是一个附加值极高的旅游产品项目;比如一些农家项目,为都市人、都市长大的小孩提供乡村生活的体验,在一些超大城市周边兴起的“土地认领”旅游项目,可以通过一块土地的“租赁认领”,有人手把手教如何锄地、播种、浇水、施肥等,后期由园方进行管理,待食物成熟时,可以体验采摘、品尝、带走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瓜果,让游客在亲自躬耕于农田时体会到种植和收获的乐趣。
旅游度假产品与服务的设计、包装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去除日益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进行必要的创新,让游客在悠闲度假之余,既能放松身心,又能感受到当地的民俗文化,又能亲自参与到活动的项目中来,融教寓乐,引领新的旅游消费需求,真正的俘获客人的芳心。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