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店突围”到“集群效应”:区域连锁品牌的规模化路径探索》

龚禧里酒店集团 · 2025-03-26 15:27:50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龚禧里酒店集团区域连锁品牌的规模化之路,正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共赢”的新阶段。  

  在中国酒店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区域连锁品牌如何突破单一门店的局限,构建可持续的规模化增长路径?龚禧里酒店集团以“多品牌矩阵”策略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通过覆盖商务、电竞、微度假等多元场景的品牌集群,既精准匹配了不同客群需求,又通过协同效应降低区域市场竞争风险,成为本土品牌对抗国际连锁巨头的典型案例。 

图片1.png 

  从“单店突围”到“多品牌矩阵”:破解区域市场同质化困局

  传统区域连锁品牌往往依赖单一品牌和标准化产品,难以应对消费需求的分化和国际品牌的挤压。龚禧里酒店集团自2016年成立以来,以“文化+场景”为内核,打造了涵盖“新中式”“轻奢”“商务”“电竞”“微度假”等六大类十个品牌的矩阵,覆盖从高端商旅到年轻电竞玩家的全客群需求。例如:  

  商务场景:中高端品牌“玺阁”“龚馆”提供会议室与24小时管家服务,满足商务人士效率与品质的双重诉求;  

  电竞场景:电竞品牌G·GAME,通过个性化时尚的社交空间与高端电竞设施设备,吸引Z世代年轻用户;  

  微度假场景:微度假品牌“清渡”以“一店一设计”的理念,将酒店设计融合在地文化,成为文旅融合的打卡地标。  

图片2.png

  这种“一城多品”的策略,不仅分散了单一品牌的市场风险,还通过差异化定位抢占细分市场,形成“多点开花”的竞争优势。  

  协同效应:流量共享与成本优化的双赢逻辑

  品牌集群的核心价值在于资源整合与协同。龚禧里通过两大举措实现“1+1>2”的效应:  

  1. 会员体系互通:40万+注册会员可跨品牌共享权益,如积分兑换、定制套餐等,增强用户粘性;  

  2. 供应链与运营集约化:在西南区域密集布点(如昆明、丽江),集中采购与本地化服务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通过“设计+智能化设施”形成统一品质标准。  

  以昆明为例,商务客群可选择“龚禧里”享受高端服务,预算导向型游客则入住“君遨”品牌,而年轻用户流向电竞主题店,不同品牌在同一区域内形成互补,避免内部竞争,同时共享区域客流量。  

图片3.png

  下沉市场的攻守之道:本土化对抗国际化 

  在西南地区,国际连锁酒店受限于高成本与本土文化适配性,难以深入下沉市场。龚禧里则通过以下策略抢占先机:  

  1. 文化赋能:将民族建筑元素、地方文化融入酒店设计,如大理“清渡·里院”,以白族建筑风格为主基调,以庭院竹影、实木家具营造东方美学空间,吸引文化体验型游客;  

  2. 性价比优势:定价200-400元的中端品牌“米朵”“君遨”,以智能设施和定制服务对标国际经济型酒店,覆盖更广消费层级;  

  3. 本土资源整合:与当地文旅项目合作,推出“住宿+景点+游玩”套餐,强化区域生态联动。  

图片4.png

  行业启示:区域品牌的“破局三要素”

  龚禧里的实践为区域连锁品牌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精准细分:避免盲目扩张,以场景化品牌匹配客群需求;  

  协同网络:通过会员、供应链、数据打通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文化壁垒:利用本土文化构建差异化护城河,对抗国际品牌的标准化冲击。

 微信图片_20250326152811.png 

  未来,随着商旅与文旅市场的进一步融合,龚禧里计划深化“国际化+本土化”双轨战略,通过跨境布局(如东南亚市场)拓展增量,同时以文化IP孵化增强品牌溢价。区域连锁品牌的规模化之路,正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共赢”的新阶段。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