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房造价6.5万元,如家4.0“心价比”初战告捷!
一年新签近300家,新开近200家,2025年开业的多家门店累计出租率均超过93%,RevPAR达到300元以上。
当酒店行业被吐槽在“内卷中挣扎”时,如家酒店4.0用一组数字撕开困局——一年新开近200家,签约近300家,已经运营一年的项目RevPAR和入住率都有不同程度提升,老业主复投率连连攀升。
这些数据展现的不是激进扩张的狂欢,而是一场针对投资理性与消费情绪的精准满足:从常州莫泰旧改项目的RevPAR增幅,到成都老店存改焕活;从RUMI IP引爆的年轻客群流量,到下沉市场旅居标准的重塑……

如家酒店4.0正以“心价比”重新定义舒适型酒店的投资逻辑,向市场证明:真正的风口,永远藏在时代情绪与人性的裂缝里。

2024年3月,如家酒店4.0携首家旗舰店——常州中吴大道万象城惊艳亮相。首旅酒店集团总经理、如家酒店集团董事长、CEO孙坚殷切希望“如家酒店4.0一定会一炮打响,成为下阶段商旅舒适型酒店市场的网红级产品。”
经过一年探索,如家酒店4.0 初战告捷。以如家酒店·常州中吴大道万象城店为例,这座由莫泰酒店改造而来的空间不仅在运营成绩上同比有效提升,还进一步吸引了年轻客群的青睐,成为项目所在商圈的“网红打卡地”。

图源:如家酒店
细究背后,这要归功于如家酒店4.0从产品设计到情绪价值对年轻消费需求的精准捕捉。
1、颜值王道,舒适型酒店还可以长这样
如家4.0的视觉语言彻底打破舒适型酒店的刻板印象:活力靛蓝与枣红撞色、搭配温馨原木线条、亚克力悬浮式前台、高低错落的岛台沙发、既可留言又能涂鸦的“灵动圆”……有效提升公区拍照打卡率,并带来社交媒体自然曝光。
一位住客在携程点评写道:“在别的地方没见过这种装修风格的如家……真的很新颖……感觉很棒。”而灵动的圆形茶几与聚合沙发,无缝融合商务与休闲场景。一位95后商旅用户直言:“在这里办公不压抑,聚会不尴尬,像住在朋友家客厅。”


2、情绪价值:从“睡觉”到“疗愈场景”
不止于视觉,如家酒店4.0还迎合年轻消费客群的需求,在产品服务中配置了健身房、智能洗衣房、机器人等,纷纷刷新住客对如家的认知。有网友直呼:“这真是越级配置”。而静音房门、加厚隔音玻璃、植物萃取洗护用品,更是直击“特种兵式旅行”后的疲惫痛点。以往舒适酒店所强调的“睡好觉,洗好澡”,在如家酒店4.0 来了个大跃迁。


图源:如家酒店
此外,除了酒店产品的升级,如家4.0还推出了业内首个全体验品牌形象官RUMI,圆润可爱的外形分外惹人爱。在常州店,随处可见RUMI的身影,不论是公区公仔、前台背景墙,还是房卡、靠枕,RUMI始终陪伴在住客身边。不限于酒店,近期,RUMI还跑到了太湖湾音乐节,与年轻人玩到一起。从空间装饰到音乐节互动,RUMI构建起了独特的潮流文化符号,持续深化如家酒店与年轻人的情感共鸣。

品牌形象官RUMI;图源:如家酒店
如家酒店4.0 为年轻客群提供的不止是旅居路上的一个睡眠空间容器,而是通过恰到好处的产品和服务设置所打造的一个情绪磁场。而虚拟品牌形象官RUMI刚好是精神桥梁,时刻寻找机会与年轻人交朋友。
市场是任何商业模式最好的试金石。透过如家酒店4.0的初战告捷,迈点更深刻洞察到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所强调的消费三阶段理论中的“感情消费阶段”——注重购物时的情感体验和人际沟通,它以个人的喜好作为购买决策标准,重视“功能价值”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情绪价值”。
与之相对应,酒店也从“睡个觉”升级为“情感共振”,实现从“性价比”到“质价比”再到“心价比”的进阶,而投资逻辑也随之演进。

过去投资人问“一晚能卖多少钱”,现在更关心“多久能回本”。面对酒店投资的不确定,审慎的投资人随时随地都在核算投资性价比,进行“精算经营”。
在为年轻消费群体提供旅宿“质价比”的同时,如家酒店4.0也为投资人创造“性价比”。据迈点了解,如家酒店4.0将单房造价控制在6.5万元。
这个势能下,如家酒店4.0一年内就拿下了近300家,新开近200家,换算到月,即每月至少签约20+家,开业10+家。其中2025年开业的多家门店累计出租率均超过93%,RevPAR达到300元以上。
稳健的收益,低于行业均值的投入,这背后隐藏着如家酒店4.0 的“成本领先”的投资制胜法则。
成本领先是充分市场竞争阶段的杀手锏。在投资端口,结合消费需求偏好的改变,投资人非常清楚需要投资体验好的产品,但动辄10万的单房造价使之望而却步。在体验升级和成本控制天平较量间,审慎的投资人更偏向节省成本。而如家酒店4.0则通过标准化所带来的工业化效率,达到了体验升级和成本控制的完美平衡。

图源:如家酒店
一方面,产品焕新带来的体验升级已构成了差异化优势,助力酒店在同城市同品类酒店中获得更有说服力的定价权。更值得关注的是,产品的焕新是建立在标准化模型的模块化拆解之上,既省钱又省时。
这符合经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即分工越细,专业度越集中,生产效率越高。如家酒店4.0产品在进场前,在工厂端就已经做好了,到施工现场只需要组装。
另一方面,如家酒店4.0依托标准化模组拼装等技术赋能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全周期营建和运营体系。
比如其拥有覆盖全国的一线工程服务人员,可以根据投资人需要48小时响应并快速勘察出具报告,并提供24小时跟进的专业设计服务,在筹建过程中,更是通过集团赋能的供应链体系和施工管理考核体系以及技术赋能研发的新材料新工艺,进一步缩减营建周期,降低造价,控制投入成本。

图源:如家酒店
此外,依托首旅如家酒店集团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如家酒店4.0在央采物品方面具有更高的议价空间。这不仅降低了酒店的筹建和运营成本,还确保了产品和用品的高质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应用下的如家酒店4.0拥有丰富的智能配套。包括智能自助入住办理、机器人送物、多功能智能电视平台、智能自助洗烘设备以及智能客控系统,不仅实现了运营效率的提升,还进一步优化了用户体验。
多维合力作用下,如家酒店4.0回归酒店投资本质,摒除华而不实的冗余,务实的用标准化降低成本。据迈点了解,如家酒店4.0的单房运营成本在60—80元之间,已经成为投资人复投的核心产品。
未来,谁能在整条产业链上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价值,谁就能拥有极大的主动权。
在迈点看来,如家酒店4.0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单房营造成本控制,更在于通过工业化效率、集团生态化协同赋能,为投资人构建可预期的回报模型。这才是其能在舒适型酒店市场中跑步前行的根本原因。

既能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入住体验,又能为投资人创造稳健可靠的收益,如家酒店4.0凭一己之力破除了舒适型酒店投资迷雾。让迈点更关注的是,它正推动整个行业迈向更深层次的品质化升级。
为何说更深层次?因为它已经不止停留在一二线城市,而是深度布局三线及以下城市,开业门店占比超过半数。通过严控单房造价和供应链优化,建立高效盈利模型,如家酒店4.0形成低线城市差异化优势,做好属地深耕。

图源:如家酒店
近年来,“下沉”是任何一个追寻规模增长品牌的首要任务,高星、中高端、中端和经济型酒店都在其中神仙打架。
据“酒店之家”平台数据,今年五一期间,二线及以下城市酒店价格整体呈现上扬趋势,尤其是三线城市的涨幅最为明显。例如贵阳、洛阳、安吉、清远等地的酒店入住率和平均价格均实现大幅提升。
而OTA平台数据进一步显示,平台用户的酒店预订已覆盖全国1230个县,覆盖率达到90%,且县域地区的高星级酒店消费占比也首次超过高线城市。
下沉市场县域旅游热潮影响下,这个趋势还将愈演愈烈。如何以更优质的住宿产品供给,提升旅游便利性,增强人们的旅游体验,塑造城市形象,始终是各地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家酒店4.0以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模型为之提供解决方案,主动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载体,满足大家尤其是品质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旅居需求,让美好旅居触手可及。伴随如家酒店4.0 在各大低线市场成功布局,区域旅居标准也随之提升,实现多方共赢。

从2002年第一家酒店开业,推动中国经济型酒店发展,到如今4.0版本覆盖更多元城市的旅居网络,如家用20多年的进化史,书写了一份“与时代共生”的商业答卷——它始终在回答一个问题:中国人的旅居需求,究竟需要怎样的答案?
“温馨便捷,舒适如家”,初代产品以干净、便捷、性价比的标准化模型,填补了改革开放深化期商旅群体的基础需求空缺;而进化至4.0版本的如家,则用“心价比”重新定义普惠性旅居,让年轻人不论在哪里都能以合理价格享受智能洗衣、健身空间和IP化服务。正如现代法国辩证法之父亨利·列斐伏尔所言:“空间是社会的产物。”
而如家酒店4.0“向下兼容”的智慧正积极推动县域旅居标准的整体跃迁。这不仅是商业的胜利,更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旅居平权”的实践。这过程中,每个项目的精准落地,都在完成一场“需求与供给的精准握手”,消费者需要心价比的舒适体验,投资人需要低风险的稳健回报,而如家用模块化产品、集约化供应链和属地化运营等,将这两端的需求折叠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所有定义行业的标杆,最终都是时代需求的镜像。”而想要在投资浪潮中穿越周期,跟随头部品牌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则显得尤为重要。当如家4.0的下一个门店灯牌在某个城市街头亮起时,照亮的不仅是房间,更是中国普惠性旅居的答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如家。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