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南园宾馆樊荣:破解中国式高端酒店的身份焦虑

迈点网 · 2025-11-20 18:28:28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中国式高端酒店不在于模仿他人,而在于勇敢地定义自己。

2025年11月20日,第七届迈点酒店运营创新大会在文旅行业年度盛会「2025迈点文旅节暨最佳东方人才周」期间隆重举行。本场大会汇聚酒店集团、国企酒管公司、区域酒管公司、标杆酒店、供应链企业及投资人等业内精英,聚焦酒店运营提效、数智赋能、产品创新及标杆案例四大核心议题,深度探讨差异化竞争策略与运营升级路径,助力酒店业高质量发展。

在行业集体面临“身份焦虑”的关键节点,苏州南园宾馆总经理、苏州市旅游饭店业协会秘书长樊荣先生以自身二十余年行业深耕经验为基,结合详实数据与标杆案例,从焦虑根源、破局路径、数智赋能到品牌自信四大维度,为在场嘉宾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战价值的精彩分享,解锁中国式高端酒店的突围密码。

CAO01979-opq4136661194.jpg

图注:苏州南园宾馆总经理、苏州市旅游饭店业协会秘书长樊荣

1、供需错配下的行业集体迷思

当下的中国高端酒店业,正深陷“市场热、企业冷”的矛盾漩涡。一边是文旅消费的持续火爆,另一边却是行业经营效能的持续下行。这种反差的核心,是供需错配引发的“身份焦虑”。樊荣在分享中直言,中国酒店业40余年的发展,长期笼罩在“洋标准”的阴影下,从服务流程到空间设计,从营销节点到产品配置,多以国际品牌为模板机械复制。“入住递冰水、圣诞火鸡热推,却在春节陷入冷清”的“文化时差”,正是这种错位的典型体现。而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早已完成从“要贝果、要咖啡、要水晶吊灯”的西式审美,向“要云吞面、要花果茶、要园林意境”的东方偏好转变,传统“功能型”高端酒店仅能满足住宿、用餐等基础需求,难以匹配消费者对“特色体验”的核心诉求。

更深层的焦虑根源,在于行业长期的“规模崇拜”与认知偏差。樊荣观察到,中国酒店业的增长逻辑多年来聚焦于“开店数量”,从一家到五家的规模扩张被视为成功标杆,但这种模式在当下已难以为继。反观星巴克2025年财报中强调的“单店增长”,恰恰揭示了行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不再是规模的比拼,而是单店价值的深耕。此外,中国酒店40%的连锁率与欧美市场的差距,也意味着高端酒店市场仍有巨大的本土品牌成长空间,但前提是必须摆脱对国际标准的依赖,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2、深耕细分赛道,打造“心价比”心动体验

面对集体焦虑,樊荣给出的破局答案是:告别硬件堆砌,转向价值创造,深耕细分赛道,以“心价比”替代“性价比”,打造让消费者心动的核心体验。这一策略并非空泛的理论,而是基于抖音生活服务等平台的消费数据与多个本土标杆案例的实践总结。

比如丽江既见・象罔雪山隐奢度假酒店直面玉龙雪山的独特窗景,一条短视频播放量超200万,直接带动100万元成交。樊荣强调,高端酒店在选址与房型设计阶段,就应将“窗景”作为核心产品规划,通过短视频等渠道极致化呈现视觉冲击力,让自然景观成为不可复制的竞争壁垒。

又如乌镇从“观光地”到“文化生活场”的升维,为行业提供了绝佳范本。通过“整体产权开发+统一运营”模式,乌镇将非遗、民俗、历史与现代艺术(如乌镇戏剧节)深度融合,打造无边界的生活化酒店群,让住客的停留成为沉浸式文化体验。南园宾馆则通过“园里园外”小程序,以36个打卡点位串联酒店与街区文化,实现了历史故事与本土生活的数字化呈现,让文化体验可探索、可分享。

还有三亚海棠湾威斯汀酒店围绕400米河道泳池打造核心话题,通过200+达人内容沉淀,实现ADR逆势上涨20%。樊荣建议,酒店应挖掘自身独特自然资源,设计“低能耗”的疗愈活动套餐,满足客人“放空”与“焕活”的情绪需求。

樊荣特别强调,酒店无需盲目覆盖所有赛道,应根据自身资源选择1-2个核心标签做到极致,形成独特的“心动记忆点”——既可像既见・象罔那样走“单点极致型”路线,也可如长隆般打造“复合体验型”模型。

3、数字化4.0引领生态化升级

如果说细分赛道是破局的“手脚”,那么数字化升级就是驱动发展的“大脑”。樊荣将中国高端酒店的数字化演进分为四个阶段,当前行业正从“数据驱动个性化”的3.0阶段,迈向“智慧化与生态化”的4.0阶段。

数字化4.0的核心是“双引擎驱动”:以数据中台为“智慧大脑”,以CDP(客户数据平台)为“敏捷四肢”。数据中台整合内外部数据(运营、市场、IoT),实现需求预测、预防性维护等功能,比如精准指导动态定价与人力排班,基于设备数据预测故障;CDP则接收数据中台的洞察,执行预测性服务与生态化连接,例如预判周末亲子客群激增时自动推送活动邀请,或与餐厅、景点等外部伙伴打通系统,提供一站式本地生活服务。

南园宾馆的数字化实践颇具参考价值:通过搭建数字化大屏,整合成本管控、人才培养、服务优化、决策支持四大体系,将酒店管理的“下限”提高——不追求通过数字化实现业绩翻倍,而是确保运营稳定性,比如每年营收不低于既定目标。樊荣引用美的数字化转型的启示:“企业数字化成功的标志,是有多少决策来自于数字化系统”,强调高端酒店的数字化不应止于工具应用,而要深入决策层面,真正实现“用数据说话”。

4、勇敢定义中国式高端

破解身份焦虑的终极解药,正如樊荣在演讲结尾强调的——“不在于模仿他人,而在于勇敢地定义自己”。这种勇气,源于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以及对自身定位的清晰认知。

南园宾馆20年间五次重新定位的历程,正是这种勇气的体现:从2006年的高端商务,到后来的生活方式,再到如今的旅游目的地,每一次调整都紧跟消费者趋势。西贝从“西北菜”到“中式儿童餐”的重新定位,也印证了“差异化定位=无竞争赛道”的商业逻辑。樊荣指出,中国式高端不再是造价、面积、国际品牌的比拼,而是文化叙事、情绪疗愈、社交场景的塑造,是符合中国审美的高端体验。

当下,80后、90后酒店管理者正在崛起,新一代消费者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持续提升,这为中国式高端酒店的发展提供了绝佳土壤。正如全运会女子马拉松冠军张德顺所言“要更自信一些”,中国高端酒店业也需要摆脱“洋标准”的束缚,以文化为根,以体验为魂,以数字化为翼,勇敢地定义属于自己的高端标准。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