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酒店故事8:同样都是总经理 差别咋这么大
不讲情面的管理对小的酒店管理公司而言可以降低成本,减少管理人员,但太专横霸道,员工风气都搞坏了,周围都是阿谀奉承的小人。
版权声明
自从王老师酒店故事开播以来,引起了很多老同事老朋友的极大兴趣,也勾起了他们对那年代的回忆。他们一方面积极踊跃地给本栏目提供素材,另一方面有敢当幕后英雄,只供稿不署名。本号尊重原作者的意愿,不为其署名,遂权以SLZ前员工署之。因此以后本栏目内的文章尽管还是以第一人称叙述,但凡是注明作者为XXX前员工的,作者和故事主人公都不是我本人。我本人的作用只是一个文字编辑和发刊人,特此声明。
少年得志
孔子说三十而立,意指年过30岁,事业方有成。可是在当今社会30岁能成就事业的人真是不多。犹太人柏奇(化名),28岁就能在中国当上了国际品牌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真可谓少年得志,事业有成。据说柏奇是九十年代中国五星级酒店最年轻的外籍总经理,可见其工作能力必有过人之处。今天就讲讲他的逸闻趣事。
特殊癖好
接触过他的人都有体会,通过和他的接触能深刻体会出犹太人的精明之处。他做事喜欢亲力亲为,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它有一个癖好(在目前的历史条件下,大多数中国人还不接受的)——同性恋,甚至到了变态的程度。我在酒店工作30多年,别说高层人士,就连普通员工有这种癖好的也绝无仅有。
1995年我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学习的时候就听北香保安部的同行讲过柏奇的劣迹了,据说北京西直门有个三角地,是男同性恋的聚集地。柏奇经常去那里鬼混,认识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人。这些人还时常到酒店找柏奇,他们一般形象也不太好,酒店保安员就不让进去。后来柏奇就亲自到酒店大堂接这些人去他的房间。在北京,能找到同性恋伴侣可能没有什么费用,可是在深圳就不行了,深圳太乱,他不敢离开酒店,又不舍得花钱,只好拿酒店男员工下手了。保安员,吧仔,行李生都是目标。
开除员工
柏奇的另一招拿手戏就是开除员工,员工有一点毛病,让他抓住就开除,没得商量。比方说他拿出烟,找行李生借火,行李生要是从口袋里掏出酒店的火柴,那就倒霉了。回头就让部门经理开除这个人,按现在的说法就是钓鱼执法。现在酒店这么难找人,还不够他开的呢!
钓鱼执法
他神经衰弱,晚上睡不着觉,就藏在前台抓睡觉的前台员工。在富苑酒店,为了抓保安员私收停车费,他居然躲在地下停车场的柱子后边,一站就是两个小时,抓到保安员收五块钱,立即开除!员工觉得他心里严重变态,每次用鸡毛蒜皮的事开除了员工,但他本人却非常得意,连眼神都放光。这一着,确实有点用,员工纪律确实好转了。但那也是表面功夫,弄得酒店人人自危,大气也不敢出。
黯然出局
按说管理就应该严格,但是标准得一样。谁犯了错都一视同仁,员工自然无话说。但是在柏奇的管理之下,他喜欢的人犯了几率就没事。每次都用他那蹩脚的中文说:“没问题”。这种缺德的管理最终得罪了郭老板的亲戚,被赶出香格里里拉集团。之后据说去了北京西苑饭店,98年来到深圳富苑酒店,两年后又回到北京西苑。后来又在青岛生活了一段时间,现在没有消息了。
败坏风气
柏奇不讲情面的管理对小的酒店管理公司有些适应,可以降低成本,减少管理人员,有他在,副总经理都用不到了,犹太人的精明能干确实也体现出来了,但是得罪的人太多,有能力的人都呆不了,太专横霸道,员工风气都搞坏了,他周围都是对他阿谀奉承的小人,有点思想和正义感的人都被他赶走了,酒店没有了发展活力。
他对员工很苛刻,是我见过的最小气的总经理,和于彭年有的一拼,于彭年被称为六个半部门经理,基本上在他俩手下的部门经理都是摆设,什么损招都用的主儿。鼓励员工互相告密,特别是告上司。
怀念老白
说道这里,不由得我有想起来深圳香格里拉大酒店开业的第一任总经理Mr.Barrington,一个令人尊敬,愿意为他拼命干活的总经理。那是深圳香格里拉的一面旗帜,一位管理大师,一本现代管理学的教科书。他的离去不仅是香格里拉的损失,也是中国酒店管理精英届的巨大损失。现在的酒店业内急需呼唤Barrington精神的回归。为此我将在继续收集材料的基础上,撰写更多Barrington的事迹,也希望老同事提供更多关于老白(人们对Mr.Barrington的爱称)的故事。
有道是:
同为总经理,评价大不同,小柏遭鄙视,老白受尊敬。
夫为管理者,做事须为公,诚为企业计,懂得爱员工。
0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