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安:文旅创意,四红思考(连载27)

迈点网 · 魏小安专栏 · 2022-11-02 08:00:34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长红品质,长红营造,达到一个长红的生命力。

(迈点专栏 魏小安 本文是2020年12月23日的视频发言)

今天是第五届中国文旅IP大会。这样一个题目能坚持开五届,很不容易。按照大会的主题,我今天谈的题目是“四红”,一个是红,第二个是网红。第三个是常红。这个常是经常、常常的常。第四个也是长红。这个长是长远的红。

之所以谈这么一个题目,因为今年网红很火爆。我一开始不大关注这个事,我觉得这个东西不过就是一阵风,过去而已。但是全年看下来,网红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首先我谈谈关于红。

    红,自古已然,只要有人群的聚居,有相应的追求,就有红。比如说一篇汉赋可以做到洛阳纸贵,白居易两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使他在长安的居住变得容易了。到了宋代,“但有井水处,便有柳永词”,这都是当时一种红的现象。只不过那时候红的现象,主要是通过纸质媒体传播,所以红的范围有限。到了近代,这种红更多的是通过戏曲、艺术这些方式。比如说京戏就有名角儿一炮而红。到了当代,这种红在转变。但是红是一种自古已然的现象。

    第二,网红。网红是新现象。因为有了网络,有了新媒体,有了新手段,所以网红开始发生。尤其是今年疫情的情况之下,网络的传播达到了一个巅峰的程度,网红也就变成一种令人瞩目的现象。红自古已然,网是新的东西。所以网红产生之后,由于是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大,变化也多,这就形成了网红这种新现象和新特点。

    但是我在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发达国家没有到这种程度。按理说,网络化他们比我们走的早。但是到现在也没有到这种程度。这是为什么?第二,为什么在中国能够普遍化?网络的传播,尤其是商业性的网络传播,网络的商业,实际上中国走在世界的前列。之所以走在世界前列是一系列因素支撑的,包括快递,包括我们基础设施的发展等等,也包括我们这么多劳动力支撑。另外一个因素,中国人还是喜欢追求时髦,而且喜欢走捷径,喜欢取巧。大概就是因为这些原因。

    所以网红在旅游领域也成为普遍性的现象。我们已经从网红人物扩展到文创、场景、活动、故事,进一步放大到了景区和目的地,所以网红成为一种时尚,网红也在发力,各种人物都卷入。其中也自然会产生各种问题。比如说带货的退货率高,追求心理的满足是一种短暂的过程。文旅领域的问题是都求红,则无红,形成一种网红疲劳。

    网红的产生,一是互联网基础,二是消费新格局,三是新媒体促进。四是新市场需求。实际上更对应的是互联网的一代、消费主义的一代和享乐主义的一代。一开始我们是消费商品,之后是消费符号,最后到消费感觉,这成为网红的新现象。

    从今年来看,恐怕不光是新的一代,中年人也纷纷卷入,尤其是中年妇女这样一个群体。这样的新现象自然有它的新特点。第一个特点,维持时间短,注意力转移快。第二,网红的成本与收益的问题,不可能无止境。大家总觉得网红,尤其是带货直播是一种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我不太相信这个。我们在网上传播的都是效果好的案例。但是多数效果一般,甚至效果不好,大家看不到而已。第三,新规律的显现与探索。现在是一片叫好之声,很有空手套白狼的感觉。实际上从根本上来看,这也是新时期注意力经济的新表现,也有着极为强烈的中国特色。

    如何达到网红呢?首先,创意构想,创新操作,不模仿,不重复,不追风。自古以来的红都是如此。第二,场景营造,沉浸体验。借山用水,自然发散。借文用心,时尚表现。第三,生活追求,未来追求,生活的内容自然展现,借助科技多种手段。

    但是这里面需要及时转换形成新点,这就涉及到第三个问题,常红。要经常的红,这样网红才能维持得住。如果说转换成本太高就不值,收益太小可以不做。我们总说现在进入了新流量时代,流量是规模。但是流量缺乏黏性。所以流量和质量要连在一起。质量的根本在于黏性。

    第三,关于常红。常红,经常的常。因为多数网红,都是昙花一现,很难做到常红,这是互联网传播的根本所决定的。总体而言,网红是好事,昙花一现也无妨,但是需要追求常红。

    能否达到常红,判断标准有三个:第一,网红的基础。第二,组成要素。第三,市场变化。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常常产生亮点,形成焦点,有了常红,假以时日,自然能够真正的常红,能够达到长远的红,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推动。

    这就谈到了长红了,长远的红。第一个是长红的思路。稀奇古怪出思路,倒行逆施谋产品,吹毛求疵抠细节。我这是用了三个负面的词汇来描述这个事,实际上说的本质就是差异化。

    第二,长红的品质。第一是品味,第二是品牌,第三是品质。所以说到底,真正能够长红的根本还是品质好。没有好的品质就是昙花一现。

    第三,长红的营造。通过经常的红,达到长远的红,创新步步推进,品质逐步提高。

    第四,长红的生命力。发展意味着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方式变化。实际上网红已经告诉我们这种方式都在变化。

    从旅游角度看,围绕着人员流动的要素流动、效率提升和体验深化,我们要创造互联共享的生态体系,追踪需求变化,技术更新,形成生命力。所以很自然,红、网红、常红、长红,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IP。但是IP需要全面积累。这种全面积累不是我们想形成就能形成的,也不是说网红就是IP,最终是要达到长红。

    我们可以看一看,比如说迪士尼、环球影城这样的IP,积累了六七十年,中间经常形成常红,最后才形成了他们的IP。这是很自然的。所以在这里面我们要研究“四红”,研究文旅的创意。这里面不能总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心态,也不能总是想着走捷径。否则的话,恐怕也还是费了半天劲,最后走了一条弯路。

    最近有一个“丁真现象”引起大家的关注,同样我也觉得这个事很好玩。但是我更赞成的是什么?理塘文旅公司从“丁真现象”开始,敏锐的发现,然后做了一个短视频,引起了网红,引起了火爆,跟着就把丁真吸收为公司的员工。实际上从一开始,对丁真这样一个孩子采取的就是一种保护的态度,从商业角度来说,希望他不仅是火爆,而且能够长红。当然,这个中间就需要经常的红,才能达到长远的红。之后跟了一个贺娇龙,也是同样。现在我还没有看到他们的长红,时间很短。但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长红品质,长红营造,达到一个长红的生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需要注意培育自己的IP,形成自己真正的IP,来谋求真正的发展。

魏小安:新战略,新旅游(连载23)

魏小安:世界旅游强国正当时(连载22)

魏小安:休闲市场与游乐发展(连载21)

魏小安:循环战略与旅游机遇(连载20)

魏小安:新冠疫情与旅游变化(连载19)

本文系迈点专栏作者授权转载文章,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转载是凝聚网络力量的重要方式,如有争议,请及时反馈至邮箱:news@meadin.com


0

评论(0)

邮件订阅 吐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