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一季度国内旅游发展环境优于国际环境,旅游经济平稳运行,预计1季度旅游接待总人数超过10亿人次,同比增长10.3%,实现旅游总收入8300亿元,同比增长15.6%。同时旅游经济运行先行指数为96.74,处于微弱不景气水平。
2013年第一季度国内旅游发展环境优于国际环境,旅游经济平稳运行,预计1季度旅游接待总人数超过10亿人次,同比增长10.3%,实现旅游总收入8300亿元,同比增长15.6%。同时旅游经济运行先行指数为96.74,处于微弱不景气水平。
2012年全球旅游业以4%的增幅实现强劲增长,全球旅游人数首次突破10亿大关,其中亚太地区增长最为强劲,增幅达7%。随着新兴经济体旅游业的增长再次超过发达国家,2013年世界旅游业有望维持上涨势头,实现3%至4%的增长。
2012年前3季度,我国累计入境旅游人数达到9918.09万人次,同比下降1.50%;全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60.53亿美元,同比增长0.19%。
2012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入境旅游人数达到 6588.79万人次,同比下降0.58%。其中,外国旅游者1345.60万人次,同比增长4.53%;香港同胞3899.21万人次,同比下降0.46%;澳门同胞1082.51万人次,同比下降7.24%;台湾同胞261.47万人次,同比增长2.22%。
一季度国内旅游政策环境持续利好,入境旅游拓展压力加大,三大市场仍维持“两高一平”的增长格局。旅游产业与市场同步增长,业态创新步伐加快,东部以市场创新为主,中西部更着重投资驱动,区域合作与泛区域竞争并存。
2011年国内旅游业持续较快增长,国内旅游人数约26亿人次,同比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约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无论从人数还是消费上,城镇居民占我国国内旅游的比重都在稳步上升,特别是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已占国内旅游收入的3/4。
当前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并趋于向好态势,2011年1—3季度,旅游市场呈现 “两高一平”格局,接待旅游总人数呈现快速增长,实现的旅游总收入扣除CPI因素,同比增速仍然超过同期GDP增速,也保持较快增长。
2011年上半年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环境相对有利,总体上保持平稳较快运行,国民旅游市场快速增长,旅游产业景气持续提升,区域旅游发展活跃。
2011年第一季度旅游市场呈现国内市场持续较快增长、入境市场增幅回落、出境市场保持较快增长的“两高一平”的发展格局。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一季度旅游酒店业在资本市场表现相对活跃,收益率持续相对较高;国内旅游在发展环境、市场和行业等方面的表现一直优于国际旅游,旅游经济的国际化步伐一直稳步进行,已初步进入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
2010年我国旅游需求已经走出了2009年的阴霾,呈现全面复苏的良好发展态势。三大市场全面协调发展,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无论是国内旅游、出境旅游还是入境旅游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世界旅游业2010年度报告认为中国是拉动全球旅游业走出低谷的重要力量。
2010年前3季度,各级旅游部门在正确处理国内、入境、出境三大市场关系下,实现了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国内旅游成为旅游业主要关注对象。综合分析影响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2010年前3季度,我国国内旅游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全面恢复,出境旅游持续平稳发展。
第二季度是旅游行业的旺季,行业景气回升,区域旅游趋向活跃,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将为区域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
2010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逐步恢复,中国经济稳健发展,影响中国公民旅游活动的总体因素积极向好。在传统节日因素的刺激下,旅游消费环境更加优化,旅游消费意愿日渐强烈。
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国内、出境、入境旅游市场保持“两升一降”。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1.1%,出境游人数同比增长4.0%,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同比下降4.1%。
前三季度,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第三季度旅游收入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部分景点、酒店开始提价,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大旅游市场仍然保持了“两升一降”的结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