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官宣的消费重启月”全国多地发放消费券提振消费,发放情况如何?3月还是上市集团集中发布年报的月份,上市房企及其商业综合体品牌表现怎样?未来有什么计划?
伴随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3月各地景区逐渐恢复活力。疫情之下,人们出游习惯和观念将发生变化,“旅游+直播”正成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
3月,国内高端酒店集团发布2019年相关财报。另外,高端酒店品牌通过开源节流应对疫情压力。
3月为缓解疫情对租赁行业的影响,建设部制定400亿租赁奖补使用办法;广州、合肥、杭州、郑州等试点城市相继开始实施针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奖补方案,或进行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发布。
此次疫情期间,酒店市场整体处于“冰期”状态。但是,从全局来看,这段时间是酒店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窗口期,恰好是酒店强化内部管控,为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结构完善上等作出重点布局创造时机。根据迈点研究院统计,第一季度酒店人事任命变动呈现断崖式跌落,环比下滑61.06%,同比下降58.50%。
2020年一季度全国共开业高端酒店 仅8家,前三年各季度平均开业高端酒店数为 28家,相比之下断崖式下跌。
2020年2月康养服务品牌影响力榜单排名前十为:泰康之家、九如城、逸和源、恒大健康、国寿嘉园、椿萱茂、荣盛康旅、复星康养、大爱城控股、绿地康养。
2月,疫情发生以来民宿业务遭遇停滞,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平台通过减免佣金、启动长租业务并提供专项基金对房东进行扶持帮助。
受疫情持续影响,在国内各地景区、公园陆续恢复开放之际,本月国内众多主题乐园仍迟迟未有“解除封印”的迹象。据统计,2月主题乐园MBI指数上涨的景区不足四成
2月面对疫情,服务式及短租公寓品牌防控升级,除采取深度消毒清洁措施外,还提供云看房、智能机器人等科技化服务减少不必要的接触,保障租客安全。
2月全国人民勠力同心,抗击疫情。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地企业在2月底陆续开始复产复工,办公空间运营方也积极配合做好消杀防护工作,为复工的入驻企业与员工提供健康的保证;另一方面办公空间的租赁已开始恢复,行业开始“解冻”,业务“回暖”也有了盼头。
2月,为缓解加盟商经营压力、为营业酒店提供保底支持,经济连锁酒店集团通过减免各项管理费用或佣金,并提供贷款和专项基金支持,助力业主伙伴共克时艰。
伴随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停摆近一个月的旅游业开始谨慎恢复,各地景区逐渐进入有序复工开园阶段。
2月成都市下发试点财政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为抗击疫情,开展有序复工,相关政府部门对住房租赁行业进行降税减负扶持的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打群租房。
2月,在政府的相关金融政策扶持下,酒店集团强化对加盟商和疫情灾区的减免及公益举措,助力加盟店正常营业。
2月排名上升品牌主要是因为运营指数的逆势上涨,具体表现为:1、快速反应积极自救,上线“直播带货”;2、跨界电商,下沉社区,生鲜蔬果,配送到家;3、逆势布局重大项目与签订战略合作。
受疫情持续影响,中高端酒店舆情指数持续下滑,许多酒店集团纷纷发布战“疫”措施,助力单体酒店渡难,上线新产品服务,促进酒店业务开展。同时,短期内酒店需求整体仍会处于空档期,酒店也应有针对性地加紧去化,将存量货值转化成业绩。也需要密切关注疫情后酒店市场潜在产品需求和区域结构变化,做好准备作出相应调整。
因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旅游业按下暂停键。2月,全国各主要景点关闭,国内游基本全面阻断,呈现断崖式下降态势,月末伴随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各地景区功能开始逐步有序恢复。
2月多地出台系列政策对住房租赁行业疫情防控进行指导,并在税收、租金等方面予以支持;面对疫情,新派公寓、城家公寓、安歆公寓、V领地青年社区等推行公益减租、在线义诊以及数字化系统建设升级品牌运营管理。
2月,国内高端酒店品牌通过自律公约建设、延续退改保障政策、金融措施纾困,助力行业渡过难关;国际高端酒店品牌则采取减免业主管理费、延长常旅客会籍等相关措施给酒店及消费者减压。
1月,地方政府增加对非标住宿的政策细化与监管支撑,非标企业加强市场服务拓展力度,市场正面需求增加明显。
调研着眼于企业当下的纾解困难,呼吁与关注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地;同时,更放眼于企业在疫情过后的解冻与破局。
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本应“接踵而至”的旅游景区一片萧条。据统计,本月主题乐园MBI指数仅四成景区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