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比上月小幅提升0.5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位于50%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以上。
迈点网发布的《2012酒店人工作压力状况调查报告》显示,59%酒店人感到压力大,但是还在能够控制的范围内;13%的酒店人感到压力非常大,让他们喘不过气来。调查数据也显示,44%的酒店人表示,下班后经常会觉得特别疲惫,22%的酒店人甚至每天下班都觉得非常的疲惫,也就是说三分之二酒店人的工作疲惫感很强烈。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数据,2011年12月北京市星级饭店接待住宿人数1796947人次,同比增长1.8%;其中接待国内住宿者1585648人次,同比增长2.5%。
2011年,全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8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市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47亿元,同比增长20.2%。
根据南京市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11年11月南京市接待外国游客共126532人次,同比增加16.21%;其中,11年11月南京市接待亚洲游客53832人次,同比增加11.8%。
新店筹备工作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条主线:一是组织架构搭建;二是市场调研及前期销售;三是全员培训;四是工程验收;五是证照办理;六是物品采购;七是开业典礼及试营业。可以说,筹备流程图的绘制是决定饭店今后正常有序营运的前提条件。
古人说“捆绑的不是夫妻”,企业人才既生去意,就应放行。强留也是无益,留人难留心。然而从宏观来看,人才流失犹如“洪水”,不找原因不治理将带来伤害。那么,如何“治水”才是最有效的呢?
酒店业中,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底层,然后是质量竞争,最高层是品牌竞争。可见,品牌竞争是酒店集团之间最根本、核心的竞争,品牌就成为了酒店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如何让广大群众知道酒店的品牌,这就要看酒店品牌的营销是否到位?
眼下,本土酒店品牌为何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到底是哪里输给了国际酒店品牌?分析原因可以发现本土酒店品牌在品牌建设、人员培训等多方面都与国际品牌有一定的差距。
根据海南旅游局统计数据,11年12月海口市接待旅游人数93.48万人次;11年1-12月海口市接待旅游人数累计146808人次,同比累计增加14.9%。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旅行放松心情,调节紧张的生活节奏,特别是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出境旅游方式也正在发生变化。
本土酒店业主如何做好酒店投资、开发、筹建、设计等问题是当前最关键的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投资人(投资企业)能否立足,达到投资的预期效果。
根据海南统计局统计数据,11年12月海南接待过夜旅游人数333.5万人次,11年12月海南入境旅游(外汇)收入4789.23万美元。
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显而易见,以人为本的酒店行业更是如此。虽然“引才贵引心,留才靠用才”等等计谋早已烂熟于心,然而酒店发展的那么多年来,招才留才的问题始终存在。那么到底该如何做才能更好的“聚”人才于酒店呢?
有些酒店的的招聘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可为什么就招不到好的人才呢?中国从来就不缺乏人才,酒店行业也是如此。酒店HR在招聘中应该如何招到合适的人才?
2011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00.44万人次,同比增长20.7%;旅游外汇收入17.56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创历史最好水平。